早產寶寶出生時,仍有許多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呼吸道、心臟與腸胃道等器官都容易出現併發症,因此照護早產兒時,在體溫、哺乳、睡眠及親子互動都需特別注意。
早產兒的存活率與出生時的體重與週數有高度相關,根據統計,出生週數達30週的寶寶,大概有9成5以上的存活率,而24週則大約只有5成,其中無法存活的案例,許多都來自於併發症。
早產兒常見身體狀況與併發症
早產兒與足月兒的差異為何,為什麼容易引發諸多疾病?以下為幾種早產兒常見的身體狀況與疾病:
◆呼吸器官
當臍帶剪斷後,寶寶無法再從母體獲得氧氣,就得靠自己呼吸,進行氣體交換,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吳怡萱表示,呼吸問題是多數早產兒出生後面臨的首要難關。一般胎兒的肺部要到34至36週,氣體交換功能才逐漸成熟,所以早產寶寶或多或少都會產生「呼吸窘迫」的現象。
◆心臟
所有的寶寶在胎兒時期,都有一個「動脈導管」的構造,足月寶寶的動脈導管通常在出生後一兩天,就會自然關閉,早產寶寶卻不盡然,動脈導管未確實關閉的結果,可能導致過多血液流向肺部,肺部充血同時,腦部、腸胃道、腎臟等其他器官缺血,即是所謂的「開放性動脈導管」。
**◆腸胃道
即便是足月兒,也常見胃食道逆流、溢奶情形,這些情況在早產兒身上會更加嚴重,因早產兒的腸胃道發育未完全,不僅腸子的管徑細小,一些重要的消化酵素也還沒開始分泌,因此早期餵食時,常會遇到消化不良的問題。
此外,吳怡萱醫師表示,腸胃免疫功能不佳、不正常的細菌孳生、過快與過量的餵食,都有可能引發足以喪命的「早產兒壞死性腸炎」,此疾病的可怕之處還在於難以預防,只能儘量哺育母乳及使用益生菌,以降低發生機率。
◆視網膜
寶寶的視網膜血管,一般隨著週數的增加,從眼球後方往前方生長,36至40週時慢慢長好。提早報到的早產寶寶,因為血壓跟血氧不穩定,而視網膜的血管缺血、缺氧時,為了自救,早產寶寶會製造一些血管生長因子,但這些血管生長因子反而導致不正常血管新生,產生血管扭曲、走向異常的現象,嚴重時可能會水腫、出血,甚至牽扯到視網膜造成視網膜剝離,是「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主要原因。
早產寶寶照護須知
照顧早產寶寶,對於每個爸媽都是一大挑戰,無論體溫、哺乳、睡眠與親子互動,都需要格外細心的觀察與照護。
◆體溫調節
早產寶寶的中樞系統還不成熟,體溫調節的能力不佳,且皮下脂肪較少,容易從皮膚散失水分與熱能,是寶寶體溫不穩定的因素,這時,保溫箱就是一個重要工具,可幫助寶寶維持正常體溫,盡可能減少代謝、耗氧量,讓脆弱的早產寶寶不必為了產生熱能,消耗額外能量。
◆哺餵母乳
早產寶寶吸吮反射不明顯,吸跟吞的功能也不協調,即使醫師評估可以喝奶,通常會需要透過鼻胃管或口胃管來灌食。較大一點的寶寶,才有可能用奶瓶餵食。
若經醫師評估,寶寶可以嘗試親餵,則建議媽咪於明亮的環境親餵,注意觀察寶寶唇色是否變黑、是否在憋氣不呼吸、或喝太急會嗆咳,如果有,應立刻停止餵食,拍拍背刺激寶寶。
◆睡眠週期
早產兒的睡眠通常會比足月兒更淺、更混亂,因快速動眼期更多,大腦維持活動與警覺,才不會忘記呼吸。
回家之後,爸爸媽媽們可試著在寶寶睡覺時調暗燈光,但不建議調至全暗,至少要能夠觀察寶寶的呼吸及其他行為,寶寶醒的時候再稍微調亮一點,依循寶寶步調,調整至正常睡眠週期。
◆親子互動
保溫箱中的早產兒,若病情許可,護理師會用毛巾做成一個圍巢,讓寶寶維持像在子宮裡一樣手腳彎曲的姿勢,在不影響寶寶體溫前提下,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維持屈曲的姿勢下,把手輕輕覆蓋在寶寶的身上,這樣的「寧握護理」,有助提升寶寶的安全感,讓寶寶放鬆。
※原文刊載於2020年11月號《媽媽寶寶》405期。
※原文連結: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17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