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过50岁,身高就会“缩水”变矮呢?专家表示,身高随着年龄增加而变矮的主要关键是骨质疏松症,尤其停经后妇女更为明显。若想确认自己是否有骨质疏松的问题,只要靠2个方法就能得到答案,有助尽快拟定抢救骨本的计划。
椎体空洞化易变矮
本身是骨科医生的台湾大千健康医疗体系执行长陈进堂表示,上半身的高度主要是由脊椎的长度决定,分别由颈椎、胸椎及腰椎共24节组成。脊椎体和椎间盘会因为老化、荷尔蒙减少、甲状腺疾病、长期使用类固醇、维他命D不足、体重太轻等因素,导致椎体密度慢慢空洞化,最后被压扁,形成一般人熟知的骨质疏松。
一般来说,只要每节椎体少0.1公分,身高至少矮2.4公分;若椎体前后两面扁平化的程度不一样,就会出现驼背现象。
2方法判断自己骨松了吗?
想要确认自己的脊椎体是否有扁平化的状况,除了量身高之外,陈进堂医生建议也可透过以下两个方法做判断。
1. 贴墙量脑距离:将背靠墙,让脚跟和臀部紧贴墙壁,两眼平视前方,再测量后脑勺与墙壁间的距离,如果大于5公分则表示脊椎体已有扁平化现象。
2. 骨质密度检测:骨质密度检测是另一项较有科学根据的检查,运用患者测出的数据和20岁年轻人的平均数据相比较,若超过一定范围即表示有骨质疏松,脊椎体有空洞及扁平化,身高当然就会变矮了。
防骨松饮食:多牛奶、少咖啡
陈进堂医生表示,预防骨质疏松,民众在平日饮食上可补充高钙食物,例如:牛奶、坚果等,也要多接受日照,才能促进钙质吸收;尽量减少饮用浓茶及咖啡等会让钙质流失的饮料;饮食不油腻,维持理想的体重,都是保护骨质的好方法。另外,超过50岁以上的民众,也要记得每年做一次骨质密度检查,才能维持好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