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预防重于治疗」,特别是对刚出生的宝宝,更需要落实此一观念!藉由相关的筛检与定期的儿童健康检查,掌握宝宝的生长与心智发展状况,再加上完整的疫苗接种,为宝宝筑起坚实的健康防护网。
宝宝出生后,医疗院所会发给父母一本「儿童健康手册」,这本手册除了提供保健知识之外,更是提醒父母要按时带宝宝接受健康检查与预防接种。
儿童健康检查重要性
按时带宝宝接受儿童健康检查有多重要?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儿科主治医师邱婷芳表示,「儿童健康检查主要有两部分:生长与发展,生长是指身高、体重与头围的发育状况,透过这些数字对照生长曲线的百分位,以评估宝宝的成长状况好不好,是否需要提供营养建议;发展则是指生理与心智发展,藉由评估宝宝的大小肌肉等肢体动作、神经、情绪、与父母的互动情况等心智发展状况,是否有符合里程碑的发展进度,例如:六个月以前会翻身、七坐八爬等,希望藉以筛检出有『发展迟缓』可能的宝宝」。
她指出,为了利于观察宝宝是否有生长与发展的问题,必须藉由定期的健康检查,做为比较的基准点,才能确切掌握宝宝的状况。若是在能力应该出现的时间,却迟迟未见宝宝展现该能力,可及早发现问题并协助改善,让宝宝跟上发展的进度。
邱婷芳医师提醒,请父母按照宝宝手册上的健检时程,带宝宝到提供「健儿门诊」的医疗院所接受健康检查。在健康检查的同时,接种疫苗也是不能忽略的重点!
7次健康检查内容
根据国民健康署的规划,未满7岁的婴幼儿享有7次免费健康检查,其中,未满1岁6个月可进行4次,检查项目包括:
1.身体检查:个人及家族病史查询、身高、体重、听力、眼睛、口腔检查、生长发育评估等。
2.发展诊察:针对粗、细动作、语言沟通、语言认知、身边处理及社会性发展、儿童听语及自闭症筛检。
3.卫教指导:母乳哺育、营养、发展状况、口腔保健、视力保健、事故伤害预防等。
邱婷芳医师表示,卫教指导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且依年龄给予不同的内容,她举例:满1个月的健儿门诊,要提醒父母预防婴儿猝死;满4个月的健儿门诊,关注宝宝是否开始尝试接触副食品、营养是否均衡摄取;满9个月的健儿门诊则针对宝宝的口腔卫生提醒父母,当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应该去牙科做第一次口腔检查。
文/李蔼芬
采访谘询/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儿科主治医师邱婷芳
※原文刊载于2022年08月号《妈妈宝宝》426期。
※原文连结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4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