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气温骤降,姜母鸭、羊肉炉等店铺食客不断,不过,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神经科主任林瑞泰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别乱吃补,最近脑中风患者明显变多,不少人就是吃了食补,血压突然上升,引发中风症状。
林瑞泰表示,脑中风致病因素为肥胖、抽烟、老化,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疾病,与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等,其中心房颤动所引发脑中风比率逐年增加,值得国人注意。
林瑞泰指出,心房颤动患者为脑中风、心肌梗塞等致命疾病的高风险族群,更令人担忧的是,心房颤动患者体内各个器官循环状况较差,一旦中风,不仅较为严重,住院天数也较长,且容易并发肺炎等重大疾病,而术后再发生率也较高。
传统抗凝血用药副作用多 新型口服抗凝血剂可有效且安全预防心房颤动所引起的脑中风
林瑞泰表示,为了避免二度中风,患者必须持续服用抗凝血剂,传统用药为阿司匹林、传统抗凝血药物,但预防效果不佳,且可能产生致命的副作用,目前已经少人使用。
林瑞泰进一步解释,传统抗凝血剂容易与其他药物及食物产生交互作用,如果药物浓度变高,则可能引发肠胃道出血,甚至脑出血。反之,浓度过低,则达不到预防效果。
为此,脑中风患者服用时,必须定期回诊抽血监测药物浓度,以调整剂量,相当不便,加上副作用大、出血风险较高,许多医师担心药物副作用会对病人有严重影响,不敢给足剂量,无法达到预防二度中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