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美牛議題持續發燒,自連鎖大賣場、超市、知名牛排店、電視購物頻道陸續爆發販賣的美國牛肉被檢驗出瘦肉精後,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8日發表針對市售15件牛肉商品的瘦肉精抽樣結果,結果發現有6件美牛含有萊克多巴胺,其中2件來自於傳統市場。
為了替消費者把關、呼籲食品衛生主管機關正視美牛瘦肉精問題,消基會特於2月間,至台北市和新北市的量販店、超市、百貨公司、傳統市場等通路進行採樣,共計購得15件牛肉商品。在15件樣品中,有9件美國牛肉、4件澳洲牛肉、2件本地牛肉,依現行標準,檢測clenbuterol(克倫特羅)、ractopamine(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salbutamol(沙丁胺醇)、terbutaline(特布他林)、clenbuterol (克倫特羅) 、salbutamol (沙丁胺醇)、terbutaline (特布他林)等藥物項目。
針對俗稱「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消基會表示,依據我國衛生署96年「衛暑食字第0960408882」號函解釋令,檢出量在1ppb以下時,視為未檢出,但根據檢驗結果發現,在15件樣品中有4件驗出1ppb以上的「萊克多巴胺」、2件檢出量在1ppb以下。
被檢測出含有萊克多巴胺的樣品中,「愛買景美店」的美國冷凍牛腱真空包、「弘珠牛肉店」的牛腩、「木柵市場2樓(背對樓梯攤商)」的美國牛肋(腩)條、以及「新光三越信義店」的美國牛肋條,被檢出瘦肉精殘留量分別介於1.49~8.08ppb間。而「JASONS」超市的美特優去骨牛小排,以及購自「微風廣場」的美國特優黑牛牛腩,2件樣品檢出量在1ppb以下。
消基會表示,在本次檢出「萊克多巴胺」的樣品中,除了來自大賣場與超市的肉品外,共有2件來自傳統市場的樣品,分別檢出4.52ppb與1.56ppb的「萊克多巴胺」,顯示含有瘦肉精的牛肉肉品已遍及各種通路,並非僅只於連鎖通路或牛排館,家庭主婦上市場買個菜,也可能在熟悉的攤商買到問題牛肉,食品安全相當堪虞。
消基會呼籲,本次的檢驗結果,讓飽受質疑的「三管五卡」成效再一次蒙上了污點,由於現階段瘦肉精未正式解禁,因此對於本次檢出含瘦肉精的肉品,衛生單位仍應執行公權力追查其來源,並瞭解源頭供應商的肉品流向,確實為消費者把關。消費者可購買具有清楚產地來源、甚至是檢附完整食品履歷的肉品。餐飲業者則應要求肉品供應商,提出肉品的安全證明再進貨,以維護自身的商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