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臂骨折手術後,如果出現關節沾黏,會影響舉手等活動度,造成舉手維艱卡卡的情況,此時中醫針灸也能來幫幫忙!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黃詩偉醫師表示,手術後造成的沾黏很常見,病患常常因為沾黏… 詳全文 >
-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2017年起基隆長庚醫院骨鬆中心與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合作,近幾年來針對超過3,500名中老年人做社區檢測活動的篩檢結果發現,在65歲以上的民眾中,有骨鬆骨折的… 詳全文 >
-
新冠疫情下,「宅」字更獲選2021年度代表字,或許是期盼盡快告別這種氛圍、迎接新年新氣象的心理,農曆新年還沒到,很多人已經開始除舊布新、準備開運納福,卯起來大掃除。阮綜合醫院脊椎微創中心主任… 詳全文 >
-
膝關節退化是常見的膝關節疾患,膝關節因為損傷、骨折、韌帶損傷都會加速退化,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或僵硬感,甚至發出喀喀響聲。台南市立醫院王怡婷中醫師表示,中醫對於治療膝關節退化造成的疼痛,會採取… 詳全文 >
-
骨鬆是可以治療的,如果骨鬆未治療持續惡化,小心可能淪為高骨折風險族群!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暨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骨科病房主任戴大為醫師提醒,根據2021年台灣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 詳全文 >
-
疫情期間,「防疫」更要「防意外」,千萬別因骨折讓病情警戒「升級」!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第四名,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一名。骨鬆三級警戒三防:防意外… 詳全文 >
-
搬重物感覺腰痛,痛到無法久坐久站,小心可能是腰椎椎弓骨折!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指出,非侵入性的水介質震波治療,不僅能紓緩疼痛並促進骨癒合,對椎弓骨折病患是治療上的新選擇。 詳全文 >
-
骨質疏鬆被認為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全球第二大流行病,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定義為:「一種因骨量減少或骨密度降低而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 詳全文 >
-
前一陣子長時間居家防疫,大家日常移動距離減短,久坐時間拉長,使得活動量、運動量跟著大幅降低。此外,外出機會變少,少了太陽日照補充維生素D,肌肉、骨骼正悄悄流失。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 詳全文 >
-
1名102歲的女人瑞在家中突然跌倒,無法動彈。經過家屬緊急送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經過電腦斷層等檢查,除了頭部受傷,骨科醫師王鍵元診斷,確定左側「股骨近端轉子間骨折」,立即進行「微… 詳全文 >
-
亞東醫院骨科部骨質疏鬆團隊照護成效佳,尤其,「骨折聯合照護」模式,日前榮獲國際骨質疏鬆學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認證,獲得最高等級的金… 詳全文 >
-
手腕小挫傷不可馬虎,如果持續疼痛,當心是骨折!1位年約40的婦人,因爬山跌倒用手撐地,長達1年左手腕持續疼痛,期間雖至外院就醫卻被告知是扭傷,經前往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接受院長楊椒喬的診斷… 詳全文 >
-
為提升外傷急症醫療品質,林口長庚醫院收集外傷資料庫高達五千張的骨盆X光片,設計出一套嶄新的AI演算法,能判讀發生骨折的可能部位,輔助第一線急診醫師診斷及掌握黃金治療時機,平均準確度超過95%… 詳全文 >
-
因為年長者肌肉內水分及鉀的減少,使高齡者肌力下降20~40%,在動作反應的時間拉長並出現平衡控制不良的現象,所以當老人家走路不小心被碰到時,無法像年輕時身體迅速作出反應動作,因而導致跌倒的發… 詳全文 >
-
高齡患者在發生髖關節骨折後,其整體治療結果皆不盡理想,文獻指出其一年死亡率高達18%至39%,30日再住院率達14.5%,一年內再住院率達64.5%,對側髖關節再骨折機率也比一般沒發生過髖關…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