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间保命防「跌」,人人有责!疫情期间,「防疫」更要「防意外」,千万别因骨折让病情警戒「升级」!根据国民健康署的调查显示,骨质疏松症为65岁以上老人常见慢性病的第四名,髋骨骨折发生率是亚洲区第一名。疫情导致民众待在家中的时间增加,根据台湾老年学暨老年医学会统计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人约有30%至50%曾在1年内发生过跌倒事件,其中更有三分之一的老人曾于家中跌倒,其他区域包括医院、社区、长期照护机构等皆榜上有名。
骨松三级警戒有三防:防意外、防跌倒、防骨折
若一旦发生髋关节骨折,严重则可能造成未来生活品质降低与失能卧床风险等后果,死亡率更高达约22%。建议民众遵照骨松三级警戒有三防:防意外、防跌倒、防骨折,提高警觉做好日常防护,才能有效降低因骨松骨折导致之失能卧床风险。
林口长庚医院内分泌暨新陈代谢科黄兆山医师分享,曾收治一位已确诊骨质疏松症的70岁黄阿嬷,某天在家中浴室不小心跌倒,造成腰椎及其他多处骨折,差点就面临严重失能风险。提醒骨质疏松症患者与照护者对于日常生活照护绝不可大意,建议家中长辈的生活区域,例如卧室、浴室,可加装扶手等防跌倒的设备,「防疫」更要「防意外」。
世界卫生组织(WHO)订定每年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期望能透过世界骨质疏松日,提倡民众增加骨质疏松症疾病认知。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期望藉由世界骨松日,让民众提升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避免导致跌倒骨折,带来性命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