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美相關糾紛逐年攀升,其中不乏身心受損的案例。針對這一現象,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常務理事暨網路委員會主任委員宋奉宜醫師特別提醒大眾,在選擇醫美時應提高警覺,了解可能的健康與法律風險,以免因… 詳全文 >
-
全台婦產科鬧醫師荒,再過10年恐怕找不到醫師接生!台北市議員許淑華指出,去年北市聯醫婦幼院區1名黃姓醫師竟接生927位新生兒。隨着婦產科醫生老化,加上難找「新血」,10年後恐怕找不到婦產科醫… 詳全文 >
-
多年來,醫療糾紛該怎麼處理?始終是醫、病雙方爭論不休的議題,最近因為衛福部強力遊說要通過《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讓醫療糾紛議題再度成為輿論焦點。民眾在就醫時處於資訊不對等的弱勢,醫… 詳全文 >
-
近日產婦黃小姐因胎兒胎死腹中,控訴榮總婦產科醫師陳志堯的事件吵得沸沸揚揚,醫病關係、「醫糾法」爭議、婦產科醫師人力吃緊等議題再度浮上檯面。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台北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黃閔照… 詳全文 >
-
享譽全球的全民健保自民國84年實施,即將於3月歡慶20歲生日,但回顧過往,內外婦兒急診科人力「五大皆空」、健保資源濫用、醫療糾紛爭議等問題不斷,最新調查發現,92%醫療從業人員對未來感到悲觀… 詳全文 >
-
醫療糾紛不僅受害的病家煎熬,更是醫護人員心中沉重的負荷,尤其擔心陳述的字眼若不對,就可能背負過失的責任,由第一線醫師組成的醫勞盟,月底首度舉辦大型的研討會,要替醫師上醫學院沒教的法律課,報名… 詳全文 >
-
在台大醫院外科接受完整訓練、卻在去年宣布投入醫美領域的總醫師洪浩雲,最近悄悄重返外科,最近他在臉書分享心路歷程,表示不論從事哪種醫療,都不可避免遇到醫療糾紛,他寧願是因為救人失敗,而不是整型… 詳全文 >
-
行政院會通過《醫療法》第82條之1修正草案,要讓醫師刑責合理化,立法院也初審《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希望達到降低醫療訴訟的目標;不過消基會提醒,光修法減輕醫師刑事責任,卻沒有檢討健… 詳全文 >
-
衛生署與醫界認為醫療行為具有風險性與不確定性,主張修法對醫療行為限縮刑事責任,以「故意」或「重大過失」為限。考量生產本來就具有風險性,衛生署對受害的產婦與嬰兒提供救濟,這項「生育事故救濟試辦… 詳全文 >
-
行政院日前將《醫糾處理與補償法》草案送進立院審議,強制規定醫療糾紛須先到各地衛生局調解。醫療改革基金會今25日召開記者會,公布針對醫糾病家及縣市衛生局2項電訪調查結果,均認為這草案未將行政調… 詳全文 >
-
行政院院會今13日通過衛署送出的「醫療法第82條之1修正草案」及「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未來規範必須先調解、才能進行訴訟;對於醫師的刑事責任也合理化,避免醫師因憚於刑責而衍生防… 詳全文 >
-
醫療改革基金會分析近1年來民眾的電話申訴,提出受害民眾面臨的4大苦情困境,呼籲衛生署與立法院,別只站在醫師立場急著修法去刑化,應優先建立完善的醫療糾紛調處機制,才能同時替醫病雙方尋求解決出口… 詳全文 >
-
醫事團體強烈要求透過修法,將醫療行為導致的刑責合理化,總統今13日邀集醫事團體、民間團體,以及學者座談,參與的醫療改革基金會轉述,總統表示,修法必須要有社會共識,且不能只替醫師量身訂做。 詳全文 >
-
全台醫護流失出走潮,消息不斷,如何解決「五大皆空」(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與急診科)的問題?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表示,形成「五大皆空」的原因包括健保給付制度與醫療糾紛,據統計,有4成年輕醫師… 詳全文 >
-
衛生署與醫界要求修法,對醫療行為限縮刑事責任,法務部今6日上午首度舉行「醫療行為刑事責任之探討」公聽會,醫界認為不應以刑事論處醫師當下的判斷,不過法界人士仍主張,不應輕易破壞既有的《刑法》架…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