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疫疫情下,出現咳嗽都會十分擔心。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鈴宜表示,類肉瘤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的肉芽腫(granulomas)疾病,好發於20-40歲的年輕人,90%患者會出現咳嗽… 詳全文 >
-
天冷會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炎炎夏日也不容掉以輕心,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釗監表示,因為天熱汗水流失多、蒸發快,同時水與電解質如鉀、鈉補充不足,使得血液變得黏稠,嚴重時導致心肌梗塞或… 詳全文 >
-
氣喘為兒童常見慢性病之一,據2020年健保醫療統計年報,0-14歲兒童因氣喘就診人數約達23萬。氣喘是一種氣管慢性發炎的疾病,常見的症狀有喘鳴、呼吸短促、胸悶、咳嗽等,有時可能會因為運動、劇… 詳全文 >
-
本土疫情發燒,單日突破千例,不少人出現焦慮現象。如果突然感覺胸悶、心悸、冒汗、噁心、腹部不適、強烈害怕、呼吸急促甚至快要窒息的感覺,小心是罹患「恐慌症」!恩主公醫院精神科蔡昌恆醫師表示,研究… 詳全文 >
-
不少女性因為每月大姨媽來報到,都要經歷一次磨難。不僅經期間的種種不便與痛經不適,更可能因為體內荷爾蒙變化的關係,導致月經來潮前約1週就出現心理或生理的改變,又稱為「經前症候群」。張家蓓中醫師… 詳全文 >
-
在癌症時鐘的加快,平均每4分鐘就有1人罹癌,癌症幾乎成為了全民的夢魘。以肺癌來說,目前藉由中西醫整合治療成效不錯。長庚體系中醫醫療發展召集人黃澤宏表示,肺癌患者若切除肺葉可能肺活量會減少、胸… 詳全文 >
-
長期胸悶、胸痛、咳嗽、呼吸喘,小心石綿危害!因為職業必需長期暴露於石綿,小心可能會導致惡性間皮瘤、肺癌、喉癌、卵巢癌、石綿肺症(肺纖維化)等傷害!臺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吳明玲主任指出,… 詳全文 >
-
冬天天冷,小心心肌梗塞發作!1名69歲周伯伯突然劇烈胸悶、胸痛、喘不過氣,緊急送至新竹馬偕醫院,透過心導管檢查發現,三條冠狀動脈都在開口處有嚴重狹窄的情形,經過新竹馬偕心臟外科劉庭銘醫師、蘇… 詳全文 >
-
涼秋季節,不少人氣喘發作,出現胸悶、夜咳不適症狀!台中1名30歲林小姐因工作繁忙、作息不定,導致胸悶、夜咳及睡眠不佳等情況,就醫檢查發現「吐氣一氧化氮濃度」(FeNO)高達90,顯示肺部氣管… 詳全文 >
-
血壓愈來愈正常,但卻感到愈來愈喘,就要當心否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如疏忽沒治療,演變成重度狹窄,可能導致猝死!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主任黃啟宏表示,若發現家中有高血壓病人血壓雖逐漸正常,但… 詳全文 >
-
1名5旬男性有左心室肥厚症狀,出現胸悶、胸痛,在三年前時心跳驟停,竟是罹患罕見疾病「法布瑞氏症」。根據研究,法布瑞氏症患者若未正確診斷與治療,恐減少20年壽命。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 詳全文 >
-
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沈君毅醫師指出,接種BNT疫苗常見副作用,如:疲憊、噁心、頭痛、肌肉痠痛、注射處疼痛等,多會隨時間逐漸緩解。當服用退燒止痛藥後,症狀仍未改善,甚至伴隨胸悶、胸痛、呼吸喘、運… 詳全文 >
-
現代不少人都會有易怒、焦慮、心悸、胸悶、睡眠品質差,渾身不對勁,猶如更年期症狀,其實,小心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致。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學碩士趙順榮藥師表示,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副交感… 詳全文 >
-
秋老虎發威天氣炎熱,小心心血管疾病發作!日前1名71歲劉姓老農,於上午在田裡耕種至11點多時,突然覺得胸悶痛、盗汗、頭暈不適,家人緊急將他送至就近的地區醫院。醫院完成初步檢查疑似心肌梗塞,部… 詳全文 >
-
這一段防疫期間,天氣炎熱,不少人感覺心悸、胸悶,心血管鬧脾氣,卻不敢到醫院看醫師。小心出現心悸、心律不整,甚至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等病兆,千萬別輕忽!吳宛容中醫師提醒,夏天不妨多吃一些「酸性」…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