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常有人在感冒或其他感染后,颈部、耳后、腋下或腹股沟处出现如玻璃球大小的结节,若有局部红肿压痛,按之坚硬,这就是「淋巴结炎」。耳后淋巴结肿大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详全文 >
-
慢性扁桃体炎,又称为慢性扁桃腺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覆发作转为慢性。患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流感、白喉等)后,也有可能引起慢性扁桃体炎,鼻腔有鼻窦感染也可伴发本病。病源菌以链球菌及葡萄… 详全文 >
-
【查疾病】淋巴瘤 详全文 >
-
乳癌虽是台湾妇女发生最多的癌症,但其实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超过9成,透过定期筛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确保乳房健康并不难。中医师周宗翰也提醒,有6招助远离乳癌的威胁,包括采取高纤饮食等;而做2… 详全文 >
-
曾经饰演《犀利人妻》走红,今年才36岁的朱芯仪,于昨8日在个人社群平台自爆罹患乳癌第二至三期,且癌细胞已转移至淋巴。北投健康管理医院沈彦君主任医师指出,「乳癌」是国人女性癌症头号杀手,且有逐… 详全文 >
-
当出现睡不着或是睡不好的情况时,可以刺激能舒缓紧绷神经及带来睡意的失眠点穴道,或是能消除疲劳的肝脏的穴道。同时按压脚趾间的淋巴穴道可以增进血液及淋巴的流动顺畅,减少过度集中于脑部的血液吧。 详全文 >
-
理论上,化疗药物与肿瘤接触的时间较长,局部肿瘤毒杀的效果较好。美国研究显示腹腔内化疗之卵巢癌病患,其整体存活率可以增加16个月,前哨淋巴结为肿瘤的淋巴引流到的前端淋巴结。当病患有发生癌症淋巴… 详全文 >
-
2017年的冬季,我确诊罹患荷尔蒙型乳癌第3期,因此进行乳房切除手术,接着开始化疗。经过两年多追踪,2020年7月进行了乳房重建与淋巴重建。癌友们正在经历的,我也经历过,但因为我非常爱美,为… 详全文 >
-
中药治癌原理很简单,即扶正祛邪。「正」指自身的免疫力,「邪」指体内的邪气,如痰、瘀、火、寒等,这些较为抽象的病邪,可透过中医师进行望、闻、问、切四诊来判断,辨证论治,才有可能对症下药。 详全文 >
-
谈大肠,总要谈谈阑尾,毕竟每个人一生有5~7%会因为急性阑尾炎跑趟急诊。灵长类都拥有这个器官,越高等的灵长类阑尾越发达,而且在临床上几乎没看到有畸形的阑尾。意思是阑尾有相当的生理意义,但是经… 详全文 >
-
在淋巴管中流动的淋巴液含有大量免疫细胞,身体水肿、发冷、懒洋洋、疲劳时就代表淋巴液循环不佳,这时请藉淋巴按摩促进淋巴液流动吧。 详全文 >
-
从我9岁开始练芭蕾起,我就一直维持着洗澡后劈腿的习惯。肌肉在温热的状态下比较容易延展,只要每天持续,就能确实感觉到柔软度逐渐提升。 详全文 >
-
癌症转移,只要积极治疗不等于癌末!1名69岁林小姐,100年被诊断为乳癌第2期,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后定期追踪,但在102年追踪时发现锁骨上淋巴转移,林小姐还是积极面对,接受化疗后,目… 详全文 >
-
乳癌不能拖,一拖恐遗憾人生!1名56岁王女士,2年多前即感觉乳房皮肤长出小肉芽,且有硬块,却因照顾瘫痪30年的丈夫而拖延就医,岂料2年之间乳房肿块已长10公分,癌细胞扩散至腋下淋巴,情况相当… 详全文 >
-
下半身若健康有异常,免疫系统常以「鼠蹊窝疼痛」为警讯,卵巢、子宫、膀胱、腹膜可能发炎或发生肿瘤。上班族久坐,鼠蹊肌肉紧绷,血液、淋巴液流动不顺,格外容易疼痛。有些女性在排卵期和生理期会下腹痛… 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