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罹患嚴重異位性皮膚炎,可能出現全身流血、流膿、脫屑,可以用「體無完膚」來形容,患者甚至經常半夜被癢醒,有患者形容「就像螞蟻從骨髓鑽出來」而無法入眠,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朱家瑜理事長表示,這些… 詳全文 >
-
異位性皮膚炎屬於第二型發炎反應,除了引發皮膚搔癢外,也會引起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等「過敏三部曲」所苦 。根據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的一項針對100名病友及病友家長對於病況、生活及心理3大面向進行調… 詳全文 >
-
異位性皮膚炎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疾病,全台近30萬人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患者皮膚慢性發炎、反覆發作,嚴重搔癢如萬蟻鑽動,且夏季高溫、悶熱,讓人汗流不止,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更是如同酷刑。異位性皮… 詳全文 >
-
國內平均每9名孩童就有1名有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如果未進行穩定治療,統計有高達80%兒童患者會出現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等第二型發炎相關疾病 ,甚至引發生長遲緩 、三高/代謝慢病… 詳全文 >
-
換季是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季節,台灣一年有37萬民眾因異位性皮膚炎就醫,不少病友面對治療與保養,會感覺經濟壓力大。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雖然健保已給付部分… 詳全文 >
-
1名來自帛琉的Mr. Sabo罹患PASH症候群,因為潰瘍蔓延全身,於是在遠赴台灣求醫,經過臺大醫院免疫性皮膚病專家朱家瑜醫師與團隊8年來努力為他治療,病情穩定控制中,讓他重拾良好生活品質。 詳全文 >
-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會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疾病,根據統計,在台灣有超過200萬名患者,其中近七成為輕、中度患者。一項研究指出,輕中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採用類固醇治療而引發的類固醇恐懼症,台灣位居世… 詳全文 >
-
全台有近30萬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約占全人口的1.28%,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疾病。但是,對於異位性皮膚炎卻常見不少迷思,像是「避免飲食過敏就好,不需積極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需多加進補」等,台… 詳全文 >
-
近來國內外網路競相出現打完莫德納疫苗後「萬磁王」現象!許多人上傳打完疫苗後,手臂竟然能夠吸住湯匙或其他金屬物的照片,「這是施打疫苗後的副作用嗎?」還有的人因為打完莫德納疫苗後,出現注射部位紅… 詳全文 >
-
近來國內外網路競相出現打完莫德納疫苗後「萬磁王」現象!許多人上傳打完疫苗後,手臂竟然能夠吸住湯匙或其他金屬物的照片,「這是施打疫苗後的副作用嗎?」還有的人因為打完莫德納疫苗後,出現注射部位紅… 詳全文 >
-
罹患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除了會出現發癢、脫屑、流組織液、皮膚角質化等問題,需要治療之外,其實對於患者的心理與生活品質,例如可能有失眠、憂鬱焦慮等情況,也應該一併列入治療評估。臺灣皮膚科… 詳全文 >
-
刺青是時尚代表,但是如果有痣隱藏在刺青圖騰之下,就要小心是否已有癌變為黑色素瘤而渾然不知,甚至可能帶來致命風險。臺大醫院皮膚部朱家瑜醫師提醒,黑色素癌是最惡性的皮膚癌,初期往往只是1顆不起眼… 詳全文 >
-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嬰幼兒時期,簡稱「異癢兒」,屬於慢性皮膚病。常見症狀為:皮膚長期極度乾燥、易泛紅發癢、並且會反覆發作,發作時皮膚搔癢… 詳全文 >
-
冬季來臨,抵抗力低弱的人,常常不敵病菌侵襲,感冒生病樣樣來,而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冬季更是容易復發。皮膚科醫師提醒,減緩異位性皮膚炎復發的關鍵,在於平日做好肌膚保濕,提升皮膚角質層的含水量,… 詳全文 >
-
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容易復發,只要皮膚開始搔癢,就會非常難受,倍感無奈!異位性皮膚炎的復發率相當高,特別是發病率最高的嬰幼兒,往往發作時又痛又癢而哭鬧不停,父母看了也心疼。皮膚科醫師指出,注意…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