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植醫界擬增加器捐來源,再度提出「無心跳捐贈」,明22日舉行內部討論會議,李伯璋醫師表示,就是在現行腦死判定的捐贈外,考量以心臟停跳後進行捐贈作業的可行性,文獻顯示,此捐贈來源最適合腎臟移植… 詳全文 >
-
繼北榮、亞東、林口長庚醫院在1月29日組成「北聯器捐網」,率先建立起院際器官捐贈的合作後,今1日,三軍總醫院與台大醫院,挾著全北區前二大器官勸募組織的氣勢,共同簽署器官勸募網合作協議,將可提… 詳全文 >
-
器官勸募與移植,以往多是各家醫院單打獨鬥、各有各的操作模式,衛生署擬推動分區制度,建立共同的標準流程,也改善目前有限器官「南心北送」的情形,醫界首度有了回應,包括台北榮總、林口長庚以及亞東醫… 詳全文 >
-
長期關懷捐贈與受贈者家屬的器官捐贈協會秘書長吳英萊認為,死刑犯有同意器捐的人權,應該尊重他們的意願,但受贈者的壓力其實是很大的,目前不成文規定,捐贈與受贈兩造不應互相被指認出來,即使執行死刑… 詳全文 >
-
法務部21日槍決六名死刑犯,高雄長庚婉拒接受死囚器官,強調不希望做出傷害台灣國際形象的舉動。但是去年3月法務部執行死刑時,死囚王國華、莊天祝簽署器捐同意書,行刑後就是由「高雄長庚」飛車載送兩… 詳全文 >
-
國人器官捐贈風氣不盛,與保全屍的風俗有關,雖然近年接受度略為提高,不過社工師臨床勸募時發現,部分家屬雖然同意器捐,卻拒絕捐贈眼角膜與骨骼,理由是「擔心死者找無回家路」、「怕火化時沒有骨灰」,… 詳全文 >
-
李伯璋醫師表示,最新修法通過,屍體捐贈超過2器官,其中1個器官可指定給有移植需求的5等姻親;此外,國內移植專家也擬提出,器捐者其家屬,未來若有移植的需求,等候排序上可獲得加分、有機會提前等到… 詳全文 >
-
1名美國男子諾里斯,在今年3月因為善心人士的器官捐贈,讓他透過醫學技術而重新獲得第二張臉,而手術後6個月,他幾乎已經是一位「型男」了。 詳全文 >
-
在生命終止時,透過器官捐贈可讓生命延續下去!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委託六藝劇團策畫的「傳承愛心,點亮生命」宣導劇,今13日在花蓮慈濟醫院演出,描述著生前樂於助人的醫學生,雖不幸意外往生,但透過… 詳全文 >
-
為了讓器捐移植更有效率,衛生署近日預告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草案,器官分配除了以「疾病嚴重度」為優先考量項目,也首度將「地理因素」列入選項之一,將全台分為4區,若勸募醫院及其勸募組織都沒… 詳全文 >
-
對於急需靠器官捐贈救命的患者來說,如果幸運得到器官捐贈,就有可能延續生命。日前成大醫院發生一例在救命關頭,衛生署核准「同意器官捐贈可指定捐贈五等姻親」的專案申請,使得捐贈者的姨丈在內共有3名… 詳全文 >
-
擁抱是無聲的力量!礙於受贈者與捐贈者家屬不能直接相認的規定,亞東醫院今19日舉辦追思器官捐贈者的追思典禮,特別發起「愛的抱抱」活動,邀請出席的捐贈者家屬以及受贈者,透過擁抱傳達感謝,也透過見… 詳全文 >
-
家住南投埔里的陳姓婦人在九二一震災浩劫那年目睹住家對面建物倒塌,許多住戶家破人亡的慘狀,當時她帶著兩個孩子在災區現場擔任志工,認為這場天災是最好的生命教育,於是和家人討論身後將器官捐贈的安排… 詳全文 >
-
李淑茹女士讓兒子遺愛人間,卻一度遭親友質疑是為了賺錢,為了替捐贈者家屬建立一個友善的捐贈環境以及安全聯誼交流平台,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與慈濟醫院台中分院今14日舉辦「器官捐贈家屬支持團體論壇」活… 詳全文 >
-
國內一名罹患「黑肝症」的母親,決定捐肝拯救因罹患罕見疾病「甲基丙二酸血症」而全身癱瘓的兒子辰辰(化名),手術後經過3年的持續追蹤,辰辰雖然進展緩慢,但已能正常行走,感動之餘,也成功創下「黑肝…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