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根據國際抗癌聯盟(UICC)官網數據統計,癌症為全球死因第二位,2022年癌症病例新增約2000萬例,同時,也奪走了970萬人的生命。國內台灣癌症基金會呼應UI… 詳全文 >
-
臺北市每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約1萬3,300人,同時每年約有5,300人因為癌症死亡,換算臺北市一天近37人被宣告罹癌,同時有15人因為癌症死亡,癌症風險嚴重威脅臺北市民的健康品質。臺北市政府衛…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111年公佈的資料,女性十大死因中,癌症仍然居首位。其中,乳癌、肺癌和大腸癌是女性發生率排名前三的癌症,而子宮頸癌位居第11。五月母親節,台灣癌症基金會鼓勵全國女性定期癌篩,特別留… 詳全文 >
-
每年的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國際抗癌聯盟(UICC)訂定為期3年「Close the care gap」(縮小癌症照護差距)之目標,而今年特別提出「5k Challenge」。台灣癌症基… 詳全文 >
-
感染HPV病毒,恐導致六種癌症風險!尤其是導致子宮頸癌與口腔癌這兩種癌症的風險因子之一就是HPV病毒。有近五成民眾,認為HPV話題私密,不願和另一半討論。為鼓勵民眾主動諮詢以提早預防,台灣癌… 詳全文 >
-
台灣癌症基金會近日收到肝癌病友家屬反應,因新冠肺炎疫情感染規模擴大,醫院病房數量緊縮,致家人因肝癌復發需接受化學藥物新療程,以往住院方式被迫轉為門診,影響醫療保險金的請領。台灣癌症基金會保險… 詳全文 >
-
防疫期間許多人待在家,除了休養、勤做美食、運動練功,還有的人「把愛做起來」!提醒,兩性必需採取安全性行為,並且接種HPV疫苗,避免暴露於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危險之中,同時能遠離子宮頸癌威脅… 詳全文 >
-
癌症患者在治療期間容易掉髮,甚至許多患者只好戴假髮外出,避免影響社交。台灣癌症基金會長期提供癌友「醫療級假髮」免費出借服務,由於使用率高,假髮的汱舊率也極高。立委林昶佐為了響應基金會募集假髮… 詳全文 >
-
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將於1/7(二)舉辦「免疫治療時代來臨!如何量身訂做我的肺癌免疫治療計畫?」衛教講座,現場邀請肺癌專家介紹肺癌最新治療趨勢。 詳全文 >
-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之首,每年新增逾十萬名癌症患者,其中以60歲以上(不分男女)的癌症患者最多,佔總數近6成,南部地區的癌症發生率更是高於全國平均值1.05倍。但是,對於像是南部、東部等偏鄉癌友… 詳全文 >
-
癌友在抗癌過程中儲備良好的免疫力及對治療副作用的耐受性,順利完成療程,是提升癌症病患治癒率及存活率的不二法門。台灣癌症基金會加開「癌症免疫營養新趨勢」論壇, 詳全文 >
-
上班族經常熬夜加班,長時間睡眠不足,加上排便不順,腸卡壞菌,會使大腸健康拉警報,恐增加日後罹患大腸瘜肉風險。尤其,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有5大職業更是腸瘜肉好發族群,如果不加以重視改善… 詳全文 >
-
面對癌症浪潮襲擊,除了重申過去提出「全民練5功‧防癌真輕鬆」口號的重要性外,為響應2月4日「世界癌症日」,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度再提出「We can. I can(我們能,我能戰勝癌症)」,希… 詳全文 >
-
享健康做公益、抽好康!台灣癌症基金會將於10月25日(六)舉辦「粉紅絲帶公益健走」活動,期望國人能以行動響應乳癌防治的重要性!凡報名參加健走者,將有機會將65型Full HD液晶電視、最新款… 詳全文 >
-
不要認為癌症不會找上自己,包括不良的食衣住行習慣,都有可能引起癌變。尤其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發佈3項致癌因子,包括:肥胖、不正常飲食與無固定運動,如果不加以改善,有可能致癌。此外,台灣癌症基金會…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