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新的藥物不斷被研發,有效的臨床試驗也不斷被發表,針對轉移性乳癌,現在平均存活期已可長達24個月,比過去只有12個月多1倍,存活率相當高。因此,醫師鼓勵乳癌患者,不要放棄,藥物進步將會讓乳… 詳全文 >
-
乳癌高居台灣婦癌發生率首位,每年新增9000人,高峰為45至49歲,但國內45至69歲婦女的2年乳癌篩檢率僅2成1,遠低於國外的7成。國民健康局呼籲婦女們,要每2年接受乳房攝影檢查,徹底實行… 詳全文 >
-
台灣乳癌患者的年齡層,比歐美早了10年,且近年有年輕化趨勢,醫師表示臨床上不乏40歲前就罹癌,呼籲建立「勤查早治」的意識,20歲之後除了應每月做自我乳房檢查,更應每年進行一次乳房超音波或其他… 詳全文 >
-
「罹患乳癌讓我確立了志工服務的對象!」乳癌病友沈臨玲回憶,原本預定退休後就要投入志工行列,當時不知道要從事哪一方面,同一時間卻因健康檢查而發現乳癌,手術後她決定要服務其它乳癌病友,除了病房探… 詳全文 >
-
在癌症病友間相傳已久的中草藥「天仙液」,在現行法規中被定位為食品,不得宣稱療效,但是台大醫院卻首次針對中草藥進行人體實驗,發現天仙液的配方經微調後,能增強晚期乳癌患者免疫力,縮小腫瘤, 詳全文 >
-
為協助乳癌病友與家屬疾病適應及情緒調適,並歡慶向日葵關懷聯誼會成立十四週年,讓病友及家屬間能彼此交流及經驗分享,林口長庚特舉辦本活動,邀請血液腫瘤科主任林永昌醫師主講『肥胖與乳癌的關係』,並… 詳全文 >
-
根據媒體引述外電報導,指稱「愛吃白飯,乳癌風險增3成」,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表示,經查證報告內容係研究分析血醣指數(GI)、血醣負荷(GL)及碳水化合物與乳癌之關係,整體而言與乳癌並無關係,僅在… 詳全文 >
-
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與台中巿開懷協會、秀傳蘭心聯誼會,19日成立乳癌病友會,透過癌友分享親身抗癌歷程,讓新加入的乳癌成員忍不住感動落淚,直說要把這份悲傷化作愛的力量。 詳全文 >
-
乳癌是女性殺手,台南奇美醫學中心推廣以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配合放射線治療乳癌患者,發現可明顯減少乳房位移、肺臟及心臟接受的照射劑量,提升治療安全性與品質。院方表示,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可提升… 詳全文 >
-
美國一私人機構近期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女性雌激素(oestrogen)的分泌和一項基因變異(genetic variants),會決定乳腺和腫瘤的生長狀況,因此胸部大的女性比較容易得乳癌一說並… 詳全文 >
-
小小一張長桌周圍,有幾位婦女正小心翼翼地拿著針線在布料間來回穿梭,幾十分鐘後,一個個小巧可愛的「愛心」抱枕成形了!其實,這些心型抱枕不是家中沙發上的擺飾品,而是對於乳癌「學姐」對於「學妹」的… 詳全文 >
-
乳癌是女性死亡的隱形殺手,近年來,政府大力宣導推動早期篩檢與預防,但台灣女性對於乳房攝影仍有許多迷思。調查發現,每年僅不到3成女性,願意接受乳房攝影。醫師表示,乳房攝影對於早期篩檢,與治療很… 詳全文 >
-
為協助乳癌病友與家屬疾病適應及情緒調適,並讓病友間能經驗交流及心情分享,林口長庚特舉辦本座談會,邀請腫瘤科蘇柏榮醫師進行醫療諮詢,中醫內科蔡秉碩醫師帶領養生調息健康操,及一般外科李佳慧專科護… 詳全文 >
-
許多乳癌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因無法忍受身體不適和死亡的威脅,往往失去求生意志。不過,有研究指出,經小組心理諮商的身心靈治療後,可提升乳癌患者唾液中的皮質醇濃度,且前後變化率越大,代表患者的壓力… 詳全文 >
-
乳癌發生率為女性十大癌症的第一位,每年新增超過8千名患者。乳癌治療主要為外科手術切除,大多數需合併摘除同側腋下淋巴結。根據國內、國外文獻報告顯示,術後可能會造成患側手臂疼痛、淋巴性水腫、冰凍…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