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癌不是年輕女性的專利!調查發現,國內女性罹患乳癌呈「M」型變化,除罹患年齡層下降,也有90歲老太太罹患乳癌。醫師指出,老年乳癌患者常會因為擔心病痛折磨、害怕手術不順利,而拒絕治療,但若延誤… 詳全文 >
-
乳房攝影篩檢被公認為有效篩檢乳癌的工具,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也提供45-69歲女性,每2年進行一次免費篩檢,然而國健局整理去年資料,6萬多名女性篩檢結果為陽性,竟尚有1萬多名,未繼續回診或做進一… 詳全文 >
-
母親節即將到來,國民健康局結合民間企業,積極推動「5月婦癌篩檢月」,今(5日)正式起跑。國際名模林志玲今年擔任「6分鐘護一生」健康御守大使,呼籲媽媽姊妹們站出來,一起響應落實婦癌篩檢行動, 詳全文 >
-
乳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的首位,去年發生人數逾9000多人,與10年前相比多出了1倍,尤其日趨年輕化,更令人擔憂。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北市萬芳醫院腫瘤科主任賴基銘醫師提醒,預防乳癌除多運動… 詳全文 >
-
儘管癌症患者在接受化學治療時,可能會出現掉頭髮、嘔吐等副作用,確實對於病人的心理會造成影響。但是,如果在化學治療之前就先做好頭皮防護工作,並且在治療中間也隨時進行頭皮保養,以及到了治療結束後… 詳全文 >
-
「媽咪,我要跟妳一起上天堂,但是我找得到妳嗎?」與乳癌抗爭長達10年的黃美英,在癌症末期時還聽到念國小的兒子這句話,忍不住感嘆無法陪伴孩子成長,決定利用餘生所剩不多的時間,拍攝紀錄片《跟明天… 詳全文 >
-
對於罹患乳癌的陳寶齡來說,為了保命不得不切除乳房,不過她選擇坦然面對「平胸」的事實,甚至在白沙灣海邊脫掉上衣,表達她願意接納自己的所有,留下一張背影全裸的照片,這張攝影作品,也獲得第四屆「捕… 詳全文 >
-
春天就是要腳勤,在這鳥語花香的五月中,是不是要叫醒冬眠中的運動鞋、穿上它出來一起吹吹風呢?根據統計,國人女性乳癌發生率為最高之癌症,為守護女性健康、呼籲重視乳癌防治,希望透過健走運動,推廣加… 詳全文 >
-
衛生署署立台中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陳駿逸表示,今年52歲的乳癌患者張小姐自左胸摸到橄欖大小的良性腫塊後,一直拖延治療,短短3個月的時間卻發展成20公分的惡性腫瘤,幾乎撐破乳房,且癌細胞出現轉移… 詳全文 >
-
「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一份長期研究指出,每天至少攝取1份以上高脂乳製品的女性,因乳癌死亡的機率高出49%。杜世興醫師表示,高脂飲食的確是誘發乳癌的危險因子,若已經是乳癌患者,更應防範飲食等危… 詳全文 >
-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牛奶、冰淇淋、奶油等乳製品都是許多人愛吃的食物,不過對於罹患乳癌的女性們,可要特別注意了!最新的研究首度發現,乳製品可能是影響乳癌腫瘤的關鍵因素,每天攝取1份以上高脂乳製品的… 詳全文 >
-
乳癌是婦女最常見的癌症,全球每年診斷出100多萬病例,而放射線治療不僅是乳癌常見治療方式,也是醫學上用於治療癌症的途徑之一。然而近來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卻發現,婦女在治療中接受到的放射線劑… 詳全文 >
-
小小內衣,潛藏的問題卻不小!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內視鏡手術中心主任、外科醫師賴鴻文表示,目前尚無具體研究認為長期穿胸罩會導致乳癌,但肯定的是若長時間內衣穿太緊,會造成胸部「縮水」。胸部乳房內的… 詳全文 >
-
一名40歲的陳小姐,半年前因摸到乳房左下方有腫塊而就醫,結果被診斷為侵犯性乳癌,她72歲的媽媽得知女兒病情後,也到醫院接受檢查,赫然發現左側乳房也有腫塊,病理報告證實也是乳癌,兩人還安排同一… 詳全文 >
-
光田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黃世民表示,胸部不明腫塊是乳房的常見症狀之一,不過有乳癌和肺癌家族病史的31歲莊小姐,1年前偶然摸到右乳側有不明腫塊時,抱持著鴕鳥心態逃避檢查,直到日前經細胞學及正子…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