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受到國內外陸續傳出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事件影響,也間接降低國內家長帶孩童前往接種流感疫苗的意願,使得國內幼童流感疫苗接種率仍未達標準!對此,兒科醫師特別於今9日出面呼籲,學齡前嬰幼… 詳全文 >
-
聽力篩檢要趁早!早期發現、治療,有助降低聽語發展障礙!國健署表示,根據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每千人中有3至4人為聽損兒。而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先天性聽損孩子如果能在出生3個… 詳全文 >
-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兒童醫學研究所曾經隨機選擇一萬多位幼兒園和小學四到七歲兒童的父母,進行打鼾自我問卷調查,結果有將近三成的孩子會打鼾,而習慣打鼾的比例也接近一成,其中以男生較多。 詳全文 >
-
或許不少父母會有這樣的疑問:「奶嘴」是否為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必需品」呢?事實上,還是要先了解寶寶的需求和狀況,再考慮是否使用奶嘴較佳。 詳全文 >
-
吸吮是本能也是需求!大約於妊娠32周,胎兒在媽媽腹中即已能做出吸吮的動作,出生後,在正式邁入心理學領域中所謂的口腔期時,吸吮的需求已經存在,一方面是為了出生後,透過吸吮,能夠順利的從媽媽乳房… 詳全文 >
-
冬天早晚溫差大,免疫力差的嬰幼兒抵擋不住病菌一再攻擊,容易感冒,不僅小小病童身體難受,爸爸媽媽看了也揪心!小兒科醫師劉錦揚提醒,若小朋友感冒超過10天仍不見病症好轉,「一定」要請醫師檢查耳朵… 詳全文 >
-
中耳炎在小兒科門診中,是極其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有75%的小朋友曾經得過中耳炎。不過,另一方面,在台灣中耳炎也有過度診斷的問題,也有經常直接使用後線抗生素之類的問題。所以,還是希望大家能夠… 詳全文 >
-
咳嗽,稀鬆平常的呼吸道症狀,卻是民眾前往醫院就診最常見主訴之一。大部分的咳嗽是偶發且有因可循,人們不以為意;但如果反覆咳嗽,頻繁到干擾作息或甚至人際互動,就不免讓人困擾與擔心。惱人的咳嗽,其… 詳全文 >
-
如果狗狗不停的搖晃頭部,代表耳朵發生異常。當垃圾或蟲子等異物進入耳朵或罹患耳科疾病時,狗會想要藉由搖頭的動作將炎症的分泌物或寄生蟲等異物排出。除了搖頭外,用腳抓耳朵後方時,可能是罹患耳科疾病… 詳全文 >
-
常常看到孩子們拖著兩條鼻涕,到處奔跑遊玩。孩子們通常直覺反應都是把鼻涕用力吸回鼻腔裡(我自己小時候也都這樣),但這樣的動作卻隱藏著鼻竇炎或中耳炎的危機。用力吸鼻涕時,會導致鼻涕進入耳管或是鼻… 詳全文 >
-
別小看肺炎鏈球菌的威脅性!一聽到「肺炎鏈球菌」的名字,許多人以為是會害人罹患肺炎的細菌,不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劉欣明提醒,肺炎鏈球菌對人體健康的威脅不僅於此,還可能引發中耳炎和致死… 詳全文 >
-
「感冒一定要看醫生嗎?小朋友可不可以在家觀察就好?」在回答這個門診常見的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仔細了解幾個問題,包括認識感冒、跟其他疾病做區別,以及感冒用藥的迷思、就醫的意義……。 詳全文 >
-
新生兒在出生後一直到三歲前是成長的關鍵期,照護上需要特別注意和小心。這段時期,家裡有小寶寶的爸媽們總是一刻也不得安心!當遇到種種煩惱問題,又不想讓寶寶長期吃藥看醫生時……該怎麼辦才好? 詳全文 >
-
耳聾耳鳴多數是由於肝腎虧損所引起的。現代醫學認為,大多是因病變如中耳炎、急熱性傳染病、高血壓、貧血、神經衰弱等疾病,而引發耳聾耳鳴。 詳全文 >
-
寶寶鼻子又塌又扁,捏一捏,或許能挺起來?寶寶很調皮,捏捏鼻子,笑駡一下;寶寶不吃藥,捏捏鼻子,灌進去。捏寶寶的鼻子,是大人們經常對小孩做的小動作。但是,你是否認真考究過這些做法是否可行?是否…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