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年滿50歲以上者應每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每3到5年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圖片提供/台灣腸癌病友協會)][14930] 此外,以前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如罹患潰瘍炎性大腸炎,其他…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7/7068…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大腸癌主要發生部位以直腸、乙狀結腸及降結腸最多,臨床表現是糞便出血(暗紅色)、排便頻率改變、糞便形狀變細或有腸阻塞等。大腸癌多半由瘜肉變成,癌變時…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3/6814…,則最好從青春期(12歲至14歲左右)開始,每年檢查可彎曲的乙狀結腸鏡。萬一發現家族性腺瘤的息肉症,則應與醫師討論,及早切除所有的結腸和直腸。 - 已經罹患大腸癌的個人,在…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3/6813…腫塊或痛點。郭小姐接受建議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中發現直腸與乙狀結腸交接處,有一個大於5公分幾乎佔據整圈腸壁的腫瘤,造成腸道狹窄及表面易滲血。 另外在腫瘤上端10公分內也發現…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0/6289…發炎。腹痛是大腸憩室炎較為常見的臨床症狀,但是不同於西方人在乙狀結腸位置所出現的左下腹疼痛,亞洲人較常發生在右下腹的升結腸段。其他病症還包括噁心、嘔吐、便秘、發燒、白血球增高、腹瀉…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5162…腸中,撐開腸道使大腸鏡可以順利進入,但是大腸充氣後又容易造成乙狀結腸變彎,使大腸鏡過彎不順暢,進而引發劇烈疼痛。所以,部分民眾寧可承擔麻醉風險,自費接受無痛大腸鏡檢查。 不過…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831…][5314] 大腸瘜肉指的是大腸黏膜隆起的突出物,好發在乙狀結腸與直腸,瘜肉有的是良性、增生性,也有容易癌化的腺瘤性瘜肉, 為了宣導大腸癌防治,癌症基金會與國民健康局去年舉辦「…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92…腸外科陳宏彰醫師提醒,有相當比率的瘜肉與大腸癌會發生於直腸、乙狀結腸、盲腸或升結腸,因此糞便潛血檢查異常的民眾,不應該只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應該接受全大腸鏡確診,以避免漏失位於盲腸…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610脫肛又稱為直腸脫垂,是指肛管、直腸,甚至乙狀結腸下端往下移位。若是只有黏膜脫出,就稱為不完全脫垂。直腸脫垂常見於孩童及老年者,起初可能只有在排便時會發生,還能自行回縮,但若長期如此…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58/1111…瘜肉,也是一種非瘤性瘜肉,通常不會變成惡性腫瘤,常見於直腸或乙狀結腸,多小於0.5公分,外表平滑、色澤可能略白。 腺瘤瘜肉當中,又可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或者兩者混合型。…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249…會造成腸內壓力上升。另外,腸壁肌肉薄弱也容易發生。一般好發於乙狀結腸或上行結腸及盲腸,好發族群為50-70歲。 腸道有憩室時,容易有糞便卡在憩室中,形成「糞石」,造成憩室發炎…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45…。50歲以上或其他高危險群建議做大腸癌篩檢,如糞便潛血試驗、乙狀結腸鏡、大腸鏡、大腸鋇劑攝影、電腦斷層虛擬大腸鏡等,可與醫師討論適當的篩檢方式。 若有息肉或早期癌及早接受內視…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54…面的病灶。整個腸胃道,從食道至直腸都可能出現息肉,而較常見於乙狀結腸與直腸。出現在大腸的稱為大腸息肉,並可分為贅瘤性及非贅瘤性息肉兩大類;好發年齡由40歲開始。 以病理組織…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784…選:** 大腸癌的篩選大多採用大便潛血反應檢查,再加上乙狀結腸鏡的檢查,但是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告,若只做大便潛血反應檢查及乙狀結腸鏡的檢查,仍有二十五%的患者無法發現已罹…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