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又称为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往下移位。若是只有黏膜脱出,就称为不完全脱垂。直肠脱垂常见于孩童及老年者,起初可能只有在排便时会发生,还能自行回缩,但若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脱出的部分较长,需用外物纳回,甚至在走路、劳累或咳嗽出力时而脱出,久久无法纳回。
直肠脱垂患者,在蹲下做排便动做,腹肌用力时,脱垂就会出现。部分脱垂可以看见是圆形、红色且表面光滑的肿物,在排便后会自己缩回。若是完全性脱垂者,脱出物会较长,呈现宝塔或球状,表面可见环状的直肠黏膜皱壁。
治疗有分为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成年人若是完全性脱出的情形,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在轻度或不完全脱垂的情况下,可做类似三个母痔切除或交圈套扎的治疗。若是括约肌较松弛者,则考虑做肛门环节缩小手术或括约肌成形手术。
非手术治疗:幼儿时直肠脱垂大多会自愈,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随着成长发育,直肠脱垂会逐渐消失。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间缩短,便后就会复位。但如果拖出时间较长,脱垂充血、水肿,则需以俯卧或侧卧的姿势,立即手法复位,回复后应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