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許多患者為降低「開腸破肚」所帶來的風險,選擇微創手術,但為了移除被切除的病灶,仍不免讓醫師在肚皮上多開個大洞,讓微創手術傷口少且小的立意大打折扣。不過,一名37歲罹患乙狀結腸惡性腫瘤的婦女,經醫師利用腹腔鏡透過肛門的人體自然孔道,在不增加新傷口的情況下,也能讓病灶排出體外,減少術後傷口感染、腸粘黏的隱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張伸吉表示,大腸手術總會附贈一項不受歡迎的禮物,就是在肚子上另闢長長的傷口以取出病灶「標本」,即使是近年來很夯的腹腔鏡微創手術也不例外,而這道傷口就像埋入人體的小炸彈,往往成為引發腸粘黏或腹壁疝氣的罪魁禍首。
張伸吉醫師表示,腹腔鏡結直腸微創手術的本意是減少開腸破肚的風險,但為移除切掉的標本,不得已還是要打開一個大洞,完全抵消了好處。為閃避這道額外的傷口,患者可在醫師評估下選擇「腹腔鏡合併自然孔大腸手術」,利用特殊裝置,透過人體的自然孔道,迅速且徹底切除了病灶,肚皮上除了腹腔鏡需要的導氣管小傷口,沒有出現額外的疤痕,也能減少術後疼痛、感染、粘黏或疝氣等併發症,縮短住院天數為3至4天。
「腹腔鏡合併自然孔大腸手術」除了可切除大腸腫瘤以外,也能適用於大腸憩室炎、大腸無力症等相關病症。
人體的自然孔道包括肛門、陰道、口鼻等,目前臨床上所進行的經陰道子宮全切除、經口腔膽囊切除的內視鏡手術,以及經肛門切除大腸等手術方式,都是利用這些通道完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