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0/5 上午 10:03:17

別養成「瘜」慣!追捕瘜肉防癌做大腸鏡

(關鍵字: 大腸癌 , 癌症篩檢 , 賴基銘

大腸癌已成為國人罹患數最多的癌症,若能及早發現、處理大腸內的瘜肉,可避免瘜肉癌化的機率,醫師表示找出瘜肉必須透過大腸鏡檢查,目前政府提供50至69歲民眾進行糞便潛血篩檢,呈陽性者建議進一步做大腸鏡確認;更建議有大腸癌家族史者,由於是罹癌高風險群,成年後每2年就應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賴基銘醫師呼籲透過篩檢及早發現瘜肉,可預防大腸癌。(攝影/張雅雯)
賴基銘醫師呼籲透過篩檢及早發現瘜肉,可預防大腸癌。(攝影/張雅雯)

大腸瘜肉指的是大腸黏膜隆起的突出物,好發在乙狀結腸與直腸,瘜肉有的是良性、增生性,也有容易癌化的腺瘤性瘜肉, 為了宣導大腸癌防治,癌症基金會與國民健康局去年舉辦「追捕瘜肉大作戰」活動,在8073位民眾中、發現345人有瘜肉,不少人的瘜肉還不只一顆,其中三分之一屬於危險的腺瘤性瘜肉。

這項活動由於不限年齡層,吸引不少50歲以下年輕人參加,比如21歲的陳先生,由於父親5年前曾檢查出瘜肉,因此他拉著父親一起報名接受大腸鏡檢查,結果他被檢出有一顆良性瘜肉,父親則又長出2顆增生性瘜肉;30歲出頭的莊先生則是典型外食族,喜好肉食的他由於經常有腸胃不適問題,也透過這次活動發現一顆管狀腺瘤瘜肉,已接受切除手術。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大腸癌有3%與基因有關,尤其家族性大腸瘜肉是一種遺傳疾病,大腸中容易產生腺瘤性瘜肉而致癌,因此若家中一等血親有人罹患大腸癌,多半建議這家族成員滿20歲後,應定期做大腸鏡篩檢來及早發現瘜肉。

不過,他強調絕大多數大腸癌患者都是後天造成,包括飲食吃太多紅肉、少蔬果,生活習慣上缺乏運動、過胖、抽菸,因此除了要避免這些危險因子,即使沒有任何症狀或家族史的民眾,50歲後也應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

賴基銘醫師表示,目前政府提供50至69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他建議民眾搭配每5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如果曾檢查出瘜肉或有大腸癌的危險因子,篩檢頻率應該更頻繁。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