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長時間居家防疫,大家日常移動距離減短,久坐時間拉長,使得活動量、運動量跟著大幅降低。此外,因為外出機會變少,少了太陽日照補充維生素D,於是不少人的肌肉、骨骼正在悄悄流失。醫…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6479根據《CNN》報導,英國「緊急情況科學顧問小組」(Sage),上月26日發表一份報告指稱,因為新冠病毒不太可能完全根除,他們相信未來還是會有新的變異株出現,目前幾乎可以確信,隨著病…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6332豬肉是台灣一般家庭最常食用的肉品之一,該怎麼挑才安心?先前人人討論的萊克多巴胺該如何避免?哪個部位少吃為妙?譚敦慈老師教你豬肉安心挑選、處理方法! **豬肉** 四隻腳…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69/86155家用快篩試劑終於在眾人引頸期盼下於近日在各大超商、超市、連鎖藥局上架開賣,引發一波搶購潮,不過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鴻穎呼籲,正確使用才能發揮快篩試劑的功能,錯誤操作以及過度仰…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407/85970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人措手不及,全球各國祭出各種防堵手段,仍然延燒超過一年半,燃起民眾對健康、營養攝取的重視。世界衛生組織和許多專家都曾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演變成長期季節性或…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85826有關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3日公佈恩主公醫院的群聚感染,衍生高雄兩個家庭的群聚感染。針對此,恩主公醫院今天晚上回應表示,該名確診者(高雄案14359病患)與院內5月29日發生群聚感染的…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5880近日有基層醫師反應,有確診者只是輕微發燒、咳嗽,但是照X光肺炎看起來卻很嚴重?這一波疫情有不一樣嗎?才會進展很快?輕症感染死亡是不是和病毒變異有關?指揮中心怎麼看? 中央…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5482手腕小挫傷不可馬虎,如果持續疼痛,當心是骨折!1位年約40的婦人,因爬山跌倒用手撐地,長達1年左手腕持續疼痛,期間雖至外院就醫卻被告知是扭傷,經前往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接受院長楊…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5283寶寶開始會站、會走了,但為何腳底平平的?腿型、走路姿勢都怪怪的,需要矯正嗎?在討論孩子是否該矯正O型腿、X型腿、扁平足前,安兒康小兒專科診所院長曾清祥醫師提醒「孩子從四足到二足會經…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13/85042意外受傷骨折,透過AI輔助外傷影像診斷,有助於急診醫師診斷及掌握黃金治療時機,可以提升患者的預後!為提升外傷急症醫療品質,林口長庚收集外傷資料庫高達五千張的骨盆X光片,設計出一套嶄…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1/85030兒童下肢生長的變化有一定的順序。從出生至開始行走時會呈現膝內翻的現象(俗稱O型腿)。此現象與寶寶骨頭較軟與在母體內擠壓所致。 隨著寶寶慢慢長大約兩歲時,下肢會漸漸變直…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38/84968「每個人上了年紀都會得退化性關節炎嗎?」眾所皆知,退化性關節炎是50 歲以後常見疾病,事實上男性年齡大於45歲,女性年齡大於55歲者,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好發年齡。人們將受損的膝蓋軟…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6/84695「6分鐘護一生」,這一句口號大家琅琅上口,現在6分鐘也能幫你揪出「肌少症」!透過雙能量X射線吸收儀,同步可以測量骨質密度,掌握是否有骨質疏鬆外,還能精準的測量身體肌肉跟脂肪的組成。…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4645喜愛騎自行車運動的王先生一天在閃避突然轉彎的大車時摔了一跤,初時不以為意,後來發現胸部痛了起來,回家睡了一覺後起身發現幾乎痛到無法呼吸,急急忙忙到醫院急診掛診,照完X光後,醫師告訴…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38/84083泰籍移工阿O迪(42歲)來台工作多年,偶爾會與同鄉生食豬肉,最近因雙側下肢瀰漫性疼痛到診所就醫,轉院後改掛感染科。醫師發現,其疼痛部位並非關節,安排X光檢查;沒想到竟看到下肢肌肉有…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