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肥胖是現代人最普遍的文明病之一,且通常伴隨著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的發生。不過,令人驚訝的是,除了熱量控制不當會造成這些疾病之外,鎂元素補充不足,竟也可能間接導致肥胖,甚至有糖尿…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6787年輕人飲食西化,以及長期久坐、熬夜、習慣高油脂食物,容易造成腸道發炎,以及瘜肉性腸道疾病的產生,小心大腸癌就在你身邊!日常究竟有無方法能預防早發性大腸癌呢?近期一項來自美國哈佛大學…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86515前一陣子長時間居家防疫,大家日常移動距離減短,久坐時間拉長,使得活動量、運動量跟著大幅降低。此外,因為外出機會變少,少了太陽日照補充維生素D,於是不少人的肌肉、骨骼正在悄悄流失。醫…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6479有「癌中之王」、「不死癌症」之稱的胰臟癌,是所有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所以令人害怕!值得注意的是,胰臟癌發生在胰臟腺管的癌症,稱之為「胰腺癌」,佔胰臟癌90%以上。中研院研究指出,預…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19/86416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讓許多新手爸媽既開心又緊張,除了不可或缺的定期產前檢查以外,在九個月多的漫長時光中,如何正確補充足夠的營養、維持媽媽和寶寶的健康,是一門相當重要的課程,下面就…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86352孩童成長階段,足夠且均衡的營養是很重要的。很多孩子有偏食、挑食的習慣,不均衡的飲食型態會造成特定營養素的缺乏,就是所謂的營養不良。因此,如何提供營養充足的飲食、培養良好的習慣,在成…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72/86353你知道嗎?濕疹會讓皮膚發紅、發癢,甚至有時還會起水泡、滲出液、脫屑,想了解濕疹更多症狀,一張「濕疹金字塔」圖,就可以一次看懂,原來濕疹並不單純是皮膚太濕,或是太乾的問題;此外,濕疹…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6340談到乳癌,最令人聞之色變的就是「三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這是指癌細胞上缺乏三種蛋白質,包括女性荷爾蒙中雌激素與黃體素的…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6323根據臺灣健保資料庫研究統計顯示,每年每1千人約有5人會得到帶狀皰疹,尤其令人擔心帶狀皰疹可能反覆發作,患者苦不堪言!現在透過「脈衝式高頻神經調控」療法,合併營養調理,有助緩解帶狀皰…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6279動不動就頭暈、想吐,而且每次頭暈時,都伴隨有「天旋地轉」感?小心可能是惱人的「耳石症」引發暈眩問題上身導致!不過,到底什麼是耳石症?指的是耳朵長結石?網路盛傳:「吃鈣片、維生素D有…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40/85666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但是,這一波疫情確診者以中高齡族群占比高,且幾乎都有慢性潛伏疾病;除了減少外出、戴口罩及勤洗手,若要提升內在防護;營養師表示,吃進去的營養素絕…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85993在防疫期間,最担心病毒入侵,損害呼吸道。其實,平時就應該調節免疫力,保養肺部,對抗病毒威脅,即使不慎遭到感染,也能降低肺部受害的程度。此外,防疫期間因為情緒緊繃,也容易引起焦慮失眠…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85806新冠肺炎的危險因子包含肥胖、慢性病、及抽菸,而在孩童及青少年族群最常見的慢性病,則是過敏性鼻炎及氣喘。兒科醫師提醒,為了避免過敏氣喘兒童感染新冠肺炎,或染疫轉為重症,除了藥物的治療…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5893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確診案例不斷,「Stay at home」居家隔離、減少外出就是最好的防疫動作。但是,不能外出的日子一久,難免壓力大,令人焦慮、憂鬱提升,如果你因疫情自我隔離、減少…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40/85665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但是,這一波疫情確診者以中高齡族群占比高,且幾乎都有慢性潛伏疾病;除了減少外出、戴口罩及勤洗手,若要提升內在防護;營養師表示,吃進去的營養素絕…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