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患有頑固型癲癇症的4歲王小弟弟,發作頻繁,嚴重影響學習遲緩、語言能力,以致無法說話,甚至退化到只能坐推車,即便每天服用4種抗癲癇藥物,發作次數仍高達20到40次,十分痛苦。 詳全文 >
-
針對失智症的疾病預防、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期待藉由「失智照顧教研專區」之成立,對各失智專區的人員訓練、照顧模式建立與品質提升研究進行整體性的規劃,以提升失智專業照顧能力、減緩失智症狀的惡化、… 詳全文 >
-
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一項長期研究中發現,年長者保持喝茶的習慣,似乎能維持較好的認知能力和記憶力,達到預防失智的功效。 詳全文 >
-
面對這樣的「購物狂」(shopaholic),除了可以採取心理治療,美國精神疾病專家近期發現,一款治療抗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似乎可以有效抑制這些人揮霍無度的壞習慣,且沒有發現明顯的副作用,無疑是… 詳全文 >
-
5月30日是「世界多發性硬化症關懷日」,有一項「多發性硬化症病友認知調查」發現,4成4的多發性硬化症病友,發病期間很容易沮喪憂鬱,面對疾病則有「3懼」;另有高達7成病友,期盼成立病友關懷協會… 詳全文 >
-
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指出,紅酒中的「白藜蘆醇」(le resvératrol)不僅有預防肥胖、糖尿病以及癌症的功效,還可能降低老人痴呆發生率,一舉數得。 詳全文 >
-
帶狀皰疹在民間俗稱「皮蛇」或「飛蛇」,是由一種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疾病,這種病毒稱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病毒潛伏在脊椎的神經節中,伺機而動,一旦宿主因熬夜、壓力、過度勞累,或疾病等因素引起免… 詳全文 >
-
近年各國包括台灣在園藝療法上有許多豐碩成果,日本在西野醫院院長西野憲史指出,透過接觸大自然,能明顯改善輕度失智症病患活動,意欲低下的情形,提昇患者的認知機能。依目前的發病率推算,到2015年… 詳全文 >
-
82歲的劉奶奶,年輕時原本是一位「助產士」,多年前患有失智與憂鬱症,嚴重到連自己家人姓名都記不住,今年年初,中華心理衛生協會邀請園藝治療師,進行連續3周的園藝復健治療,透過栽種魚腥草,以及相… 詳全文 >
-
今年63歲的陳詹麗菊,45歲就罹患「巴金森氏症」,比一般患者提早近20年,即使透過藥物控制,且曾經一天服藥近20顆,卻仍因神經退化不斷搖頭晃腦,成了另類「搖頭族」,嚴重影響社交。不過,人際關…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