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陳慈玉說,染疫初期的喉嚨痛,主要是因為病毒感染導致的喉嚨發炎腫脹,中藥清熱解毒的藥物,例如黃芩、連翹、板藍根、牛蒡子、射干、金銀花,能夠趕快消炎解… 詳全文 >
-
現代孩童習慣晚睡、不運動、少日曬等不良生活習慣,更恐進入「成長冬眠期」,落後同齡孩子一大段。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任賴琬郁提醒,孩子在成長3個重要階段,靠營養素補給以及藥膳帖方共同調… 詳全文 >
-
冬季早晚溫差大,如何避免感冒生病,需要從日常養腎、滋陰補陽、潤養五臟做起。尤其是老人在低溫下要避免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發作,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許芳綺表示,寒流來的時候,除了四肢末梢、頭面… 詳全文 >
-
喜歡熬夜睡眠不足的夜貓族,加上有吃辛辣、重口味宵夜的習慣,廢物容易累積在體內,隔天可能發現臉部、腳部出現水腫現象。到底中醫看水腫的成因有哪些分型?如何消水腫?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詳全文 >
-
10月23日就是24節氣中的「霜降」,這個名字的由來,就是「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的意思,也就是進入深秋的季節。秋天養生重點在防「秋燥」!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蘇三華醫師建議,此時食補宜潤肺、溫熱… 詳全文 >
-
甲狀腺結節多無臨床症狀,尤其是小的結節很難發現,頸部沒有特殊症狀也沒有壓迫感,所以大多數患者不易察覺。而甲狀腺結節有機會癌變而成為甲狀腺癌,如果發現甲狀腺結節建議要儘速治療。臺中慈濟醫院中醫… 詳全文 >
-
最近許多研究陸續也指出,得過新冠肺炎的患者相比沒染疫過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相對較高。而糖尿病也列入十大「長新冠」後遺症之一。康涵菁中醫師表示,中醫所說的「消渴症」,和現今糖尿病類似,但… 詳全文 >
-
疫情下又正值「秋老虎」報到,有時令人感覺天氣熱,不少人出現「秋燥」症狀,出現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等,甚至在季節變化的時候,好發氣喘、咳嗽不適。賴睿昕中醫師提醒,需要及時採取…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延續近3年,染疫人數已經超過668萬,並且接受中西藥物治療,其中中醫處方「清冠一號」累計迄今大約已經有70多萬人公費領取,公費補助約11億元。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詹益能表示… 詳全文 >
-
新冠疫情居家期間因為缺乏運動,加上飲食沒有控制,很容易肥胖。中醫認為新冠「肥胖」多屬「濕熱疫毒」入侵,必需透過「清熱利濕」排出體內廢物,恢復輕盈的體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