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嚴重異位性皮膚炎,可能出現全身流血、流膿、脫屑,可以用「體無完膚」來形容,患者甚至經常半夜被癢醒,有患者形容「就像螞蟻從骨髓鑽出來」而無法入眠,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朱家瑜理事長表示,這些… 詳全文 >
異位性皮膚炎屬於第二型發炎反應,除了引發皮膚搔癢外,也會引起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等「過敏三部曲」所苦 。根據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的一項針對100名病友及病友家長對於病況、生活及心理3大面向進行調… 詳全文 >
圓禿又稱班禿、鬼剃頭,常見於頭皮出現局部卵圓形斑塊區域的落髮,如10元硬幣大小。根據統計,圓禿全球疾病盛行率約2%,且7成患者在10至25歲出現症狀,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趙… 詳全文 >
皮膚出現紅疹,並有搔癢、紅腫,甚至化膿等症狀時,小心是「毛囊炎」找上門。莊可鈞中醫師表示,中醫認為毛囊炎與「濕熱內蘊」、「外感毒邪」有關,中醫治療毛囊炎除了根據個人體質調配方劑,會以「清熱利… 詳全文 >
受到「病從口入」觀念的影響,幾乎有落髮問題的病友就診時都會詢問落髮和飲食有沒有關係。然而大部分的教科書很少說明飲食對毛髮疾病的影響,使得皮膚科醫師們面對病人的這類問題常常沒有招架之力。國泰醫… 詳全文 >
若發現皮膚莫名凸出一小塊,不但愈長愈大,用力擠還會出現惡臭的乳白色膿液,那麼有可能是長了「粉瘤」。「粉瘤和青春痘有什麼不同?」如果錯把粉瘤當青春痘處理,是否隨時都可能感染、發炎,成為不定時炸… 詳全文 >
雄性禿是男性最常見的掉髮原因,從青春期後便逐漸均勻地稀疏,據之前一份白種人的統計發現,男性有一半的人在40歲前會到達雄性禿type 。亞東醫院皮膚科呂柏萱醫師表示,在東方人雄性禿雖然比白種人… 詳全文 >
女性想要維持皮膚水嫩,在保養之前,必需先了解皮膚的構造。皮膚由外面向裡面依序分成3層:表皮、真皮、皮下組織。真皮層是皮膚中負責彈性和水嫩度的重要層,其中90%以上的肌膚問題與缺水有關。整形外… 詳全文 >
炎熱的天氣,在輕薄的服裝下,毛髮管理是一大課題,有的女性為了保持清爽和美觀,會趁此時機除毛。然而,除毛不僅僅涉及到外觀,還牽涉到健康與衛生問題。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皮膚科沈孟暵醫師提醒,選擇合適… 詳全文 >
陽光雖然是維持生命的重要因素,但其含有的紫外線卻會造成皮膚老化、曬傷,甚至引發皮膚癌。研究顯示,兒童日常紫外線曝曬量是成人的3倍,平均在20歲前已承受一生中紫外線曝曬量的75%。因此,從小培…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