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人腸道功能比過去差?4徵狀健檢消化道健康,6招優化消化機能
早期,胃腸道經常被視為單純的「口到肛門」通道,但是,腸道在健康的每個面向都扮演關鍵角色。談到腸道,討論消化與吸收,更需了解有關「腸道微生物群」(gut microbiome)細節。照顧好消化道,將有利於減低癌症發生率。 詳全文 >
早期,胃腸道經常被視為單純的「口到肛門」通道,但是,腸道在健康的每個面向都扮演關鍵角色。談到腸道,討論消化與吸收,更需了解有關「腸道微生物群」(gut microbiome)細節。照顧好消化道,將有利於減低癌症發生率。 詳全文 >
心臟也會長腫瘤!原發性心臟血管肉瘤,意即腫瘤生長在心臟上,臨床上發生率為萬分之一,是極為罕見的心臟疾病。也因症狀與血栓、心臟黏液瘤症狀相似,因此初期不易被鑑別。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鄧穩莊… 詳全文 >
臺北榮總斥資3億建置的光子治療直線加速器,今(6/16)日正式啓用!嶄新的診療空間,配置最新一代直線加速器與高階電腦斷層掃描系統,搭配溫馨舒適的候診與診療環境,為癌症病人提供更高效、精準、安… 詳全文 >
脂肪肝不只是肝的問題,也與心臟健康密切相關。根據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李美璇教授領導的一項大型研究,追蹤逾30萬名30歲以上台灣成年人,從流行病學的角度首度系統性量化脂肪肝與心肌梗塞、缺血性… 詳全文 >
衛福部今6月16日公布113年國人死因,113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4,032人,較112年(5萬3,126人)略增加。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3年居十大死因之首,十大癌症死亡排名,肺癌持續2… 詳全文 >
日前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前總統喬‧拜登確診罹患第四期攝護腺癌,並已轉移至骨骼,突顯攝護腺癌在全球男性健康議題中的重要性。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謝忱希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治療邁入精準時代,… 詳全文 >
你也有睡覺睡到一半醒來吃消夜的習慣嗎?身心醫學周伯翰醫師指出,夜食症(night eating disorder)是一種涉及飲食與睡眠節律錯亂的進食障礙,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 詳全文 >
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腮腺炎是一種第三類法定傳染性疾病,是急性感染病毒性疾病,又俗稱「豬頭皮」。很多人接觸了病毒好一陣子,卻不知道傳染途徑,輔大醫院耳鼻喉科胡皓淳醫師分享腮腺炎的4大常被忽略的… 詳全文 >
「慢性發炎是百病之源」!身體長期發炎,恐帶來各種慢性疾病!像是疲勞、過敏、感冒、身體莫名痠痛、心情鬱悶⋯,都是身體在求救的警訊。為什麼身體慢性發炎會害人生病?高敏敏營養師表示,因為身體若長期… 詳全文 >
從死神手中搶回的小小新生命!2024年,透過外交部的國際醫療宣傳短片《第二次出生 My Second Home》,印尼Sherlyn與David兩位病童的肝臟移植成功故事,見證臺大醫院國際醫… 詳全文 >
「牛奶針」又奪命!媒體報導「車模界林志玲」30多歲蔡姓女子,於上個月25日在東區某間診所接受療程,施打「牛奶針」(舒眠針)後昏迷,一度失去呼吸心跳,送醫後昏迷指數長期維持3,歷經19天搶救無…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