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攝護腺癌來勢洶洶!戶外運動預防癌有效,擔心空汙?醫師教4個小技巧
根據國健署最新的癌症登記資料,肺癌是男女癌症死亡率第一名,攝護腺癌則在男生癌症發生率已經上升到第二名。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表示,運動是預防癌症的有效方法,但是,進行戶外運動時,卻也有不少人擔心日益嚴重的空汙問題,如果在戶外跑步,擔心反而不利健康。 詳全文 >
根據國健署最新的癌症登記資料,肺癌是男女癌症死亡率第一名,攝護腺癌則在男生癌症發生率已經上升到第二名。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表示,運動是預防癌症的有效方法,但是,進行戶外運動時,卻也有不少人擔心日益嚴重的空汙問題,如果在戶外跑步,擔心反而不利健康。 詳全文 >
不是只有女性才會得到乳癌,男性也要注意,如果媽媽、姐妹等直系血親有乳癌家族史,自身有喝酒、過度肥胖都會增加罹癌風險。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駐診的梧棲童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陳國棟醫師表示,男性乳癌一… 詳全文 >
臺北市萬芳醫院腎臟內科劉崇德醫師說明,抗嗜中性白血球細胞質抗體相關血管炎」(簡稱AAV),這是一種罕見且致命的自體免疫疾病,病人體內會產生抗體攻擊自身血管壁,導致血管發炎和壞死,尤其以腎臟與… 詳全文 >
根據台灣2015-2017年「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之流行病學調查」,台灣兒童青少年罹患任一精神疾病的終生盛行率高達32.3%,幾乎每3位孩子,就有1位曾遭遇心理健康問題。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 詳全文 >
臺北榮總心臟外科引進全新二尖瓣膜不停跳微創修補技術,透過手術中食道超音波影像輔助,醫師可以進行精確瓣膜修補。臺北榮總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許喬博主治醫師表示,使用此技術病人心臟無需停止,無需使用… 詳全文 >
在對抗COVID-19疫情扮演重要輔助角色的清冠一號,是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於2020年開發。今年清冠一號團隊再出擊,結合生技業者外泌體及AI智慧研發技術,推出複合曇花與金錢薄荷功能性草本打造… 詳全文 >
大腸瘜肉主要分為「增生性瘜肉」與「腺瘤性瘜肉」兩大類,「腺瘤性瘜肉」需要特別提高警覺,腺瘤性瘜肉極有可能演變為癌症,而高惡性度腺瘤瘜肉就被歸為癌前病變。肝膽胃腸科醫師梁程超提醒,不良生活習慣… 詳全文 >
肚臍竟然也會得疝氣!新竹臺大分院外科部李俊達醫師表示,臍疝氣發生在肚臍周圍,主要是因該處的筋膜與肌肉閉合不全或缺損,導致內臟或脂肪擠出形成腫塊。這種情況不僅見於成年人,也常發生在嬰幼兒身上。… 詳全文 >
出現咳嗽止不住、呼吸變得急促等不適,應該立即就醫檢查,尤其老菸槍更是不可馬虎!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周奇霈指出,肺腺癌有逐年年輕化趨勢,若本身有抽菸史、肺腺癌家族史或暴露重金屬等工… 詳全文 >
甲狀腺結節竟然也會侵犯胸腔!臨床上長至胸腔的甲狀腺結節並不常見,通常只有當結節壓迫氣管、食道、喉返神經或其他重要結構影響呼吸、吞嚥甚至聲音沙啞等狀況,才需要進行手術切除。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 詳全文 >
突發性心跳停止是全球常見的重大急症,每年奪走數百萬人的性命。即便成功急救,病人仍可能面對「心跳停止後症候群」,包括腦部傷害、心臟功能異常與多重器官衰竭。台大復甦科學中心透過高品質的復甦後照護…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