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糖尿病人口約為140萬,其中4成合併慢性腎臟病,當中又有過半數的患者腎臟功能已有明顯損害。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表示,糖尿病患會因長期的三高控制不良,導致腎臟受損,建議男性若有過胖的危機,應在45歲前進行血醣檢測。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表示,糖尿病常會合併如高血壓、腎功能不全、心臟病、肥胖等問題,加上傳統控糖藥物主要都經由腎臟排除,易對腎臟功能造成負擔,因此建議糖尿病用藥時,必須考慮患者是否有複雜的共同病症以及血糖問題。
游能俊表示,藥物不斷有新的研發,新藥DPP-4抑制劑經過雙重作用,可刺激分泌胰島素,也不會造成低血糖,由於是透過提升腸泌素濃度與活性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在吃了含醣食物後才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能減少食欲,也不會刺激胃口,或是飲食過量所造成體重增加的副作用。這與傳統胰島素的藥,常容易造成飢餓感、愈吃愈多,體重增加的作用,有所不同。
通常慢性腎臟病在第一、二期病情輕微時,如果能良好控制血糖、血壓及膽固醇,日常生活中又能戒菸,有非常大的機會能恢復正常,倘若是中重度的腎臟病變,也可以藉由良好控制三高,維持正常生活,且適度運動,減緩腎臟病惡化的速度。
大部分的糖尿病是沒有症狀的,他也提醒糖尿病患的定期檢查非常重要,一般民眾可以利用45歲以上健檢進行三年一次量血醣的檢測,65歲以上的則應該每年定期血糖檢測。如果體重過重,且BMI值大於24,或是男生腰圍超過80公分,建議都應該在45歲之前盡快做血糖檢測。

【講座】糖尿病預防和治療
2百萬慢性腎臟病患 早期發現很重要
【座談會】透過胰島素幫浦了解血糖變化
93歲嬤罹乳癌手術恢復良好,3天即出院!醫籲:乳房篩檢不能等,高齡婦女也需重視
帶狀皰疹恐留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醫籲:皰疹在「2大」部位要特別小心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恐悄悄偷走視力!醫籲:糖友每年做眼底檢查,「守護甜蜜視界」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