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好像是天生的反对党——父母要他这样、他就偏偏要那样;告诉他这个不行、他却一定要以身试法...似乎就是要以“和父母做对”来护卫并彰显自己的主权,使得父母无论是动之以情或是诉之以理、是好好说还是大声骂,青春期的孩子似乎都不为所动,让父母忍不住想骂他:你,怎么这么“叛逆?!”
所谓的“叛逆”如果是不听别人的话、坚持自己主观的意见和看法,那么为人父母在生活中,都会碰到配偶、亲戚、朋友、同事等与我们意见相左,也不乏经常会气馁于自己改变不了别人那些自以为是的愚蠢想法或主张,于是我们多半就算了,因为那是他的问题,当然也绝不会去骂他们:你叛逆啊!?
所以说穿了是父母心态、观念的问题。因为觉得孩子无知、不懂事,或是经验不够、能力不足,特别是认为自己有权力、更有责任教导孩子的言行、想法需符合“规范”(而规范往往等同于己意),使得孩子在渐渐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时,却发觉面对父母的要求既不能打折(因为父母说的才是对的),与之沟通也没有弹性讨论的空间(因为怎能听任孩子错误的想法?!),那么干脆就“拒绝往来”,才能捍卫自己的权益、保护自己不要被改变。
父母不妨想想,我们怎么和与我们意见不同的其他大人沟通?!多半是提供以往的经验、说明自身的观点和想法、建议对方可以怎么做之后就悉听尊便了。结果反而因为保留给对方自行考虑、思索的空间,特别是尊重对方对自身事务有选择、决定的权利,而能既不伤彼此的关系和感情,又能促使对方愿意斟酌、考虑我们的意见,甚至最终还采用了我们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