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0岁怀孕已经6个月的妇女,本身是B型肝炎带原者,经检查发现肝脏有一个3公分的肿瘤,医师建议开刀切除,但是孕妇为了保全肚子中的胎儿,不让胎儿有任何受伤害的情况,于是自然产下婴儿后,才接受手术治疗。由于患者想再生第二胎,又很在意手术后伤口,于是台大医院决定予以微创手术加机器手臂进行切除肝肿瘤,目前术后恢复良好。
台大医院外科部助理教授吴耀铭医师表示,传统肝癌手术动辄伤口达40至50公分,但是现在透过微创手术加机器手臂,只需要几个0.5至1公分的小伤口,即能达成,不但伤口小、出血量少、组织沾黏机会小、并发症少,且住院天数少、复原快,尤其以妇女来说,好处是不会影响怀孕生产,此外,也不会在肚皮上留下巨大的疤痕,不仅能达到治疗效果,还可以兼顾外在美观,因此接受度颇高。
吴耀铭医师表示,常见的肝脏肿瘤传统治疗是肝脏切除,但是手术的困难度,因为肝脏血管分布很多,加上东方人的肝脏肿瘤常合并有肝硬化的问题,手术中的止血很重要,所需要的技术层面较高,因此以微创方式进行肝脏切除手术的发展也较慢。但是,台大医院从2007年开始建立微创肝脏切除手术技术迄今已完成近百例的案例,包括70例的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以及今年新发展的29例机器手臂辅助腹腔镜微创肝脏切除手术。
如果肿瘤在5公分以下且位置较边缘的话,即可考量以机器手臂辅助微创肝切除手术,这一名女性患者即因肿瘤为3公分,所以适合微创肝切除手术。有别于腹腔镜只有2D视野,机器手臂的3D视野使得原本手术中一些困难角度都更容易进行,且机器手腕可以进行540度旋转,有利于术中血管伤口的缝合;术后伤口小(传统35~50cm;微创1.2cm~7cm)、复原快(传统住院10~14天;微创3~7天) ,但目前健保不给付。
台大医院副院长林明灿表示,台大医院高阶微创手术团队医师有深厚技术,因此接着做机器手臂感觉很上手,但是机器手臂也并非万能,仍然有其缺点,外科医师一般触觉都很灵敏,但是使用机器手臂的直接触觉会被视觉取代,医师只能靠视觉来判断,目前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进一步改善。机器手臂也有助于推动偏远地区的医疗,甚至跨国医疗,只要当地也有此设备,即可与台大医院连通进行手术,有助提升医疗品质与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