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估計,目前台灣約有15至20萬名失智症患者,且未來20年可能成長2.5至3倍,不過國人對於失智症的認知普遍缺乏,常有污名化和歧視的舉動,讓患者和其家屬感到傷心。失智症家屬邱淑明女士表示,曾有人想拿石頭給父親吃,讓人感覺不受尊重。
邱淑明的爸爸今年86歲,是因年紀增長和腦部功能退化所引起的失智症,經常有講話重複、時間錯亂和健忘的情況,但若是耐心溝通,仍可以走出戶外和人群正常互動,只是行動稍微緩慢。
不過,國內多數人對失智症患者保持著負面觀感,常用言語嘲笑。邱淑明提到,有時候帶父親到社區公園散步時,身旁的人竟然問:「那我拿石頭給他吃,他會不會吃?」這樣的嘲弄言語對她和失智的父親而言,儼然是種歧視和傷害。
邱淑明表示,許多人對失智症不是不瞭解、一知半解,就是認知不同,常有「癡呆」、「怪物」、「瘋子」或「老番顛」的稱呼,或認為有精神障礙,無形中對患者和其家屬造成心理傷害。
失智症患者被污名化的情況嚴重。有些家屬帶著患者去參加活動時,常會因老人家動作遲緩、言語表達不夠清楚、動作重複很多次而被旁人排斥,拒絕互動。
坐公車時也常因動作緩慢或刷錯卡而被司機罵,即使家屬說是因患者生病罹患失智症的緣故,仍舊無法取得諒解和尊重,有些司機甚至會自嘆倒楣,且持續謾罵長達10多分鐘。就連租房子時,也有不少房東一聽到居住人中有失智患者,立刻拒絕出租。
邱淑明感嘆,外人無法因對失智症認識不清而無法予以包容是在所難免,但當自己的親人也無法體諒,冷言冷語,甚至是嘲諷,都會對患者與家屬心理受到巨大傷害。
每年9月21日是「世界失智症日」,為了改善失智者和其家屬所面臨的歧視問題,台灣失智症協會和國際失智症協會今日共同呼籲民眾多瞭解失智症這項疾病,並對失智症患者和家屬伸出友善的雙手,邀請參加社區活動以幫助穩定病症,消除失智症污名化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