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医学中心14日发表「高压氧对高山症兼具紧急治疗及预防」的临床效果,证实高压氧治疗,可大幅降低脑水肿及肺水肿程度,发挥治疗与救命的功能。医师强调,高压氧用于高山症发生后的治疗,可降低体内的氧化压力及发炎反应,这项研究结果,目前已陆续发表于国际性医学杂志,获得广泛的讨论。
奇美医学中心高压氧科主任牛柯琪指出,在台湾的高山风景区,如登合欢山、玉山等经常有不少游客,发生高山病症状,严重者甚至于发生致命的状况。轻度高山症有头痛、头晕、厌食、失眠、恶心、周边水肿、全身倦怠等。严重者会因脑水肿及肺水肿导致脑、心或肺衰竭,及死亡。
资料显示,有2成7登玉山山友的症状,符合急性高山病的诊断。依据国外数据分析,2,850米高山症发生率约在9%、3,050米约13%、3,650米约34%、4,559米则高达53%。最近大陆旅游发达,青康藏及九寨沟等高海拔地区已是非常热门的景点,高山症的案例亦常常遇到。
牛柯琪主任表示,日前有2位朋友到四川九寨沟旅游,海拔约4,800米,下山后开始头痛、头晕、耳鸣或腹泻,8天后病情加重前来奇美医学中心家医科看诊,经诊断是高山症,然后转诊至高压氧科紧急接受治疗,高压氧总共治疗了6至7次,所有症状陆续消失,病人痊愈。
奇美医学中心研究高压氧对高山症的治疗与预防,在动物模拟实验上发现,登山前先施以数次高压氧,可增加体内水蛋白活性,大幅降低脑水肿及肺水肿程度。病理主要机转是高压氧的前处理,可提升水蛋白质的活性,和水蛋白质的信息传递核糖核酸,这样可大幅降低脑水肿和肺水肿的程度。
研究也发现,登山超过2,500米的高度就可能发生高山症。因此奇美医学中心建议,登山活动或前往高原地区旅游的民众,事前应做好准备及预防,可减少高山症发生率。除了要有充足睡眠及体力训练、妥善规划行程及登山速度,准备压力袋或防寒衣等特殊工具,也要了解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方式,都是避免高山症风险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