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出,台灣每5位民眾中,就有1位飽受失眠之苦。其中逾4成的慢性失眠患者中,多與睡前躺在床上看電視有關。醫師表示,人體睡眠生理時鐘與褪黑激素有關,當光線太亮或是外界環境太吵雜,都會影響睡眠品質,建議睡前環境光線要昏暗,減少噪音,才能避免失眠。
台灣睡眠醫學會公佈「國人睡眠品質大調查」,發現國內患有慢性失眠症狀者,多集中在中、老年族群;而有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不佳,以及早醒等失眠症狀者,其盛行率約19.3%,也就是每5位中,約有1位深受失眠之苦痛苦;調查也發現,失眠者在床上從事看電視活動的比例(43.%),明顯多於非失眠者(30.7%),可能是因為當睡不著時,失眠者更容易選擇看電視打發時間,或是企圖藉此增加睡意。
大林慈濟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黃俊豪指出,經常躺在床上看電視會影響睡眠品質,最主要原因是,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週期,與身體睡眠或是清醒的生理節律系統息息相關。褪黑激素是一種由腦中松果體生成的荷爾蒙,易受到光線抑制。
若在接近傍晚或睡眠時間接觸較強的光線,會抑制褪黑激素濃度,容易出現延遲入眠時間,早上又爬不起來的情況。相反的,若是在清晨照射到光線,則有可能抑制後半夜褪黑激素分泌,使得之後生理時鐘週期向前位移,而有太早想睡及過早醒來的現象。
而長期睡眠品質不好或是不足者,往往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頭腦昏沉、處理問題的機敏度下降,以及會使人記憶力減退,影響人體免疫功能,容易感冒,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同時還會對心理有影響,多半會情緒不穩,易激動,愛發脾氣。
而失眠者睡前在床上從事非睡覺的行為,如:看電視等,容易延長躺在床上睡不著的比率時間,並可能提高在床上焦慮、亢奮的機會,更相對增加失眠的可能性,造成失眠延續的惡性循環。
【遠離失眠小撇步】:
1.時間:晚上10至12時,配合生理時鐘應需就寢。
2.禁忌:睡前勿飲酒、喝茶,或是吃刺激性食物,以及盡量少泡熱水澡。
3.環境:睡覺環境光線要昏暗、減少噪音出現。
4.運動:睡前深吸緩吐,用「腹式呼吸」緩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