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福部统计,109年摄护腺癌高居男性国人10大死因第六名,好发于高龄男性,病人人数也因人口老化而逐年攀升,更有逾3成病人确诊时已经有转移病灶。摄护腺癌依据病情发展,有阶段性的治疗方式,包括:开刀、放射治疗、荷尔蒙治疗、化学治疗等。当癌细胞转移后,病人大多接受荷尔蒙治疗,也就是所谓的去势疗法,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去势疗法就会逐渐失效,漫长的治疗过程也让许多病人逐渐失去目标和动力。
针对转移性去势疗法无效的摄护腺癌,目前已有精准医疗的标靶药物,临床上能有效延缓疾病恶化、提升病人整体存活率。精准疗法的出现,可帮助BRCA基因突变的转移性摄护腺癌病人强化治疗目标,也为部分病人在化疗之前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摄护腺癌精准治疗,为转移性病人带来新曙光
根据卫福部最新2018年癌登资料,逾32%的摄护腺癌病人在确诊时,就已经进入转移阶段,当癌细胞转移时,切除局部并无法解决问题,因此针对现行转移性摄护腺癌的治疗方法有荷尔蒙治疗与化学治疗两大类别,然而接受荷尔蒙治疗的病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癌细胞可能产生抗药性,使药物逐渐失效,出现去势抗性、去势疗法无效的状况。
对于曾接受新荷尔蒙药物治疗后却恶化的病人来说,在过去,就只剩下化学治疗与荷尔蒙标靶治疗的选项,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泌尿科吴文正医师表示,随着精准医疗趋势发展,透过癌症基因检测,摄护腺癌精准疗法能协助医师依据突变的基因,为病人量身打造适合的个人化治疗方式,转移性去势抗性摄护腺癌的生物标记物标靶治疗,应用在突变的基因,使癌细胞失去修复功能,导致癌细胞死亡、降低疾病恶化风险。
吴文正医师分享,曾有一位病人,是1名教授,刚退休本来该是准备享福的时候,却被诊断出摄护腺癌,然而在病人积极配合接受治疗之下,至今已获得控制持续追踪治疗超过15年。相信在摄护腺癌精准医疗标靶药物出现后,更能够帮助病人延长存活时间。藉此,吴文正医师也呼吁病人能保持积极心态遵循医嘱,透过医病沟通,观察疾病治疗的状况,医师会提供病人专业建议与更多的治疗选择。也提醒家属能陪伴病人一同回诊了解治疗新选择,给予支持,迎接未来的新曙光。
医吁:及早进行基因检测,拟定治疗策略,健康不摄腺
目前国外临床研究中发现整体摄护腺癌病人中,带有突变基因者约占10%左右,突变基因可能造成细胞修复问题,因此国际上治疗指引也建议转移性摄护腺癌的病人,更需要注意家族病史。吴文正医师表示,建议病人可以主动询问医师,评估基因检测的需求,并且考虑在术后,及早做组织检体检测,待透过检测报告的结果,找出肿瘤突变的癌症基因,拟定适合的治疗策略,才不会错过理想的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