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器官中,「胰脏」素有人体的「大内高手」的称号。它不仅是消化器官,更扮演内分泌调控的双重角色。根据外电报导「吃多烟熏肉制加工制品容易罹患胰脏癌」,事实上,烟熏腌制物质如香肠、火腿、热狗含高量的硼砂、硝酸盐,如在食物加工过程中添加过量,会在胃液中与肉类、蔬菜、甜菜中的胺类作用,合成亚硝胺类,亦是高度致癌物。不仅容易造成胰脏癌,更是大肠癌的无形杀手。
辅仁大学营养系副教授刘沁瑜指出,癌症的发生会受环境、遗传和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其中60%癌症是长期不当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所引起。一般来说,人体的内部都潜伏着许多致癌因子,平时虽没有动静,但在身体状况不平衡时,这些致癌因子便会发出讯号,将正常的细胞转变为恶性肿瘤细胞,使得组织、器官丧失正常功能,甚至夺走宝贵的生命。
临床上,胰脏的功能主要是分泌胰液以帮助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另外还分泌胰岛素(insulin)、升醣激素(glucagons)等,来调节葡萄糖、脂质和蛋白质的新陈代谢。由于胰脏位置深藏下消化道内,早期的胰脏癌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又称胰脏癌为「沉默的杀手」。在临床中,上腹部疼痛是胰脏癌最为常见的症状。
刘沁瑜营养师强调,在不当饮食习惯中,多摄取烟熏肉制加工食品确实容易致癌。特别是红肉中富含「血铁蛋白」,这些血铁蛋白,已被证实会促进红肉产生亚硝基化合物。至于加工食品中的腊肉及香肠中添加的防腐剂兼着色剂亚硝胺,目的在使肉呈现粉红色泽,并且防止肉毒杆菌的生长,以及在烟熏盐渍鱼也有这类的添加物。
由于不是在人体内所产生的,而是外在被添加或加工制程中产生的,则称为「外生性亚硝基化合物」,它们同样也被证实有致癌的可能。根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与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去年5月发布结直肠癌风险研究报告,证实红肉、加工肉制品、及酒(特别针对男性)为罹患结直肠癌高风险因子,而大蒜、牛奶、钙则是可能降低风险食物。
此外,加工肉品如腊肉、牛肉干、干贝酱、鱿鱼丝的含钠量高,每100克中的钠含量已占每人每日所需2400毫克的一半,而豆干、蜜饯类腌渍品的含钠量也不低,每100克的含钠量从300~1100毫克不等,约为1~3克食盐。钠摄取过量可能让血压升高,也会影响水分代谢,造成水肿,高血压、肾脏病等慢性病患者尤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