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資料顯示,101年中部5縣市的蔬果農藥殘留量不合格率較99年增加,為了確保食材安全,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規劃加強蔬果檢驗,此舉獲得檢驗業者的支持,將免費提供275件產品、市價約150萬元的檢驗服務,希望能縮短農藥檢驗流程,替民眾的蔬果做好安全把關。
根據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蔬果農藥殘留檢驗統計顯示,99年中部中、彰、投、苗及雲林等5縣市檢驗蔬果不合格率為11.4%;100年蔬果檢驗不合格率為13.2%,增加近1.8%的不合格蔬果中,蔬菜類以敏豆和豌豆最多,水果類則以草莓、葡萄所占比例較高。較常被檢驗出殘留的農藥是「達滅芬」和「貝芬替」。
衛生局表示,被檢驗出農藥殘留的農產品,多發生於農友為了搶銷售時機,提前採收還處於噴灑農藥殘留安全期的敏豆、豌豆、草莓、葡萄等蔬果,導致農藥未完全揮發就被販售到市面。民眾食用含有這類農藥殘留的蔬果,雖然毒素會經尿液或糞便排出,但仍有些民眾會出現過敏不適症狀。
針對檢驗業者提供的免費農藥殘留檢驗服務,衛生局表示,目前僅限於接受衛生局輔導的食品材料供應商、蔬果供應商和校園團膳材料供應商等廠商所提出的申請。
除了加強輔導市售蔬果食材抽驗和業者源頭管理機制之外,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建議,民眾在清洗蔬菜時,應以清水沖洗蔬菜根部,將根部摘除,再以清水浸泡10至20分鐘,之後再沖洗2至3遍,也能減少農藥殘留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