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牙科材料和醫療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人選擇人工植牙恢復原有的咀嚼功能,不過,一旦患者本身的齒槽骨質量和密度不足,可能出現種植後的牙根因吃東西而搖動,發生鬆動的現象。另一方面,牙醫師提醒,要穩固人工牙根,除了考量齒槽骨之外,植牙方式和植牙後的臨時假牙也容易影響牙根穩固性。
國內接受人工植牙的患者年齡層分佈廣泛,30至40歲患者植牙顆數較少,50、60歲以上患者因年紀增長,所需接種的植牙顆數較多,加上牙床和牙齒骨質條件變差,往往需要先經過補骨,慢慢地等待齒槽骨增加質量和密度,才得以做為穩定植體的地基。
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臨床副教授程國慶醫師表示,如果患者的骨質狀況不佳,除了補骨之外,也可以透過骨擴器械,以植牙點為中心,利用擠壓的方式向四周推擠骨頭,在避免破壞原有健康骨質的情況下,撐開所需的植牙空間,同時提升植牙區的周圍骨質密度,有助於增加植牙後的植體穩定性。
即使齒槽骨的質量已達植牙標準,植牙後為了讓植體和牙床盡快緊密相連,且避免光禿禿的植體有礙觀瞻,醫師往往會在植體上面裝設臨時的活動假牙,待4至6個月牙根堅牢釘於牙床後,才再更換固定假牙。
不過,植牙後裝設的活動假牙因其不夠穩固,仍有可能隨著口腔咀嚼,搖動植體和人工牙根,延緩穩定的效果。目前新的治療思維是,如果患者的骨質密度不錯,可以在不破壞原有骨質的情況下,直接在第一階段就使用固定假牙,提高植體和牙套的密合度,降低牙根因咀嚼運動所承受的壓力,進而縮短牙根和牙床密合的時程。
程國慶醫師表示,為了降低人工牙根的搖動性,除了視情況以固定假牙取代活動假牙之外,也可配合牙齒咬合,略微修整牙套高度,使植牙區的牙齒略低或短於鄰近健康牙,例如修整經植牙的門牙高度低於側門牙約0.1mm,或將咬合面起伏較大的後排牙齒修整得更平緩,外觀上不易察覺,但卻能因細微的高度調整降低植牙區被碰撞、搖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