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出血往往讓人驚恐莫名,眼科門診常有民眾因結膜下出血就醫,雖然多半不痛不癢,且血絲在1~2周內會自行吸收,一般而言不須過度擔心,但醫師提醒若常常發生這樣的症狀,代表血管結構已經出現異常,最好進行血壓等內科檢查,國、內外均研究顯示,結膜下出血可能是中風前兆。
眼科醫師吳怡頡醫師表示,結膜下出血的患者多半血管壁較薄,若眼睛乾或過敏而常揉眼睛、或是腹部過度用力引起靜脈壓升高,造成結膜底下的微血管破裂,因此在結膜和鞏膜之間出現塊狀血跡,使得眼睛看起來一片血紅,不過若檢查確認沒有視網膜的血管病變,患者不須特別恐慌,約莫1~2周內血絲會自行吸收。
血管壁薄除了天生的因素,還可能是高血壓等慢性病引起,尤其不少年紀較長的結膜下出血患者,多半都有高血壓病史,吳怡頡醫師提醒當症狀頻頻發生,除了做眼科的檢查,更要注意血壓的控制可能出了問題,以免未來中風的風險大增。
然而,國內今年有一篇根據健保資料進行流行病學分析的研究顯示,即使沒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危險因子,40歲以上出現結膜下出血症狀者,未來3年內中風的風險也比沒有結膜下出血者高出33%。
吳怡頡醫師表示,國外也有研究顯示,中風患者的眼睛血管都有受損現象,可見愈頻繁出現結膜下出血、表示眼睛血管愈薄,可能是中風的前兆。
吳怡頡醫師表示,結膜下出血雖然會自行好轉,但代表血管壁受過傷害或血管結構異常,因此除了避免揉眼睛或外力傷害導致再次出血,也應搭配進行內科等檢查,找出是否有潛在高血壓等疾病問題並進行治療,以預防更嚴重的傷害。

高中生重度近視 一眼視網膜剝離險失明
眼睛也要防曬!避免白內障提早報到
眼科醫:螢幕解析度再高 久視仍易不適
脂肪肝也會直接惡化為肝癌?「肝包油」成肝癌元凶!醫示警:這4類人該檢查
心臟病發作不只是胸痛,這些「非典型」症狀要小心!心臟病發作時該怎麼做?
逆轉糖尿病前期,防血糖失控!營養師籲:控制血糖5大關鍵原則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