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牙齒是否健康,從牙周病罹患率即可一窺究竟。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年公布資訊顯示,40歲以上成年人中,有90%的人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如果置之不理,輕則口腔有異味、刷牙會流血,重則牙齒結構會受損,變得容易搖晃、脫落。
一名30歲的男性,長久以來罹患牙周病卻未加以治療,平時僅有刷牙,豈料牙周病問題日益嚴重,甚至差一點因為延誤治療而導致牙齒整排脫落。牙周病專科醫師紀泓輝表示,不少民眾對輕微牙周病常能忍就忍,但這些常見的小問題可能讓原本堅固的牙齒結構受損,變得容易搖晃、脫落,更可能因為啃硬物時如突然咬到骨頭而造成斷裂。值得注意的是,齒縫殘留過多牙菌斑容易侵蝕齒槽骨並導致牙齦炎及牙周病,而國人普遍未養成清潔牙縫的良好習慣,正是牙周病罹患的主因之一。
根據飛利浦一項調查顯示,雖然7成受訪者有固定清潔牙縫的習慣,但在有效問卷受訪者1418人中僅8人,相當於僅千分之6民眾牙縫清潔頻率及方式上完全正確。針對牙齦炎患者,更僅有千分之5的牙齦炎患者牙縫清潔行為完全正確,牙縫清潔顯然成為牙周病防治死角。
紀泓輝醫師表示,若齒縫中牙菌斑無法確實清潔,牙縫中恐堆積大量牙菌斑,會加速牙周病情的惡化。調查卻顯示高達68%受訪者認為牙縫卡殘渣時才需清潔,此錯誤認知更造成高達72%的受訪者牙縫清潔頻率不足。
如何才能有效將齒縫中牙菌斑去除?一般人可能會使用牙籤、牙線棒,但是,紀泓輝醫師表示,牙籤與牙線棒都無法有效清除牙齒周圍的牙菌斑,最多去除卡在牙縫內的菜渣,而且有可能導致牙齦發炎。使用牙線是理想的方式,只是有的人用錯方法,反而導致牙菌斑重覆覆蓋在其他牙齒表面,而增加感染的機會。
正確的清潔牙縫能確實的預防牙齦炎及牙周病,若無法正確使用現有工具,可選用更簡便操作的牙縫清潔工具增加清潔頻率,養成正確齒縫清潔習慣,才能有效降低牙齦炎及牙周病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