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與支氣管被稱為下呼吸道,兩者由軟骨包裹,讓空氣可以順暢的通過。喉頭下方連接氣管,氣管粗約2公分,長約10公分,從第6節頸椎的高度從胸部中央往下走,在第6節胸椎的高度,分枝為左右支氣管。
●DATA
氣管長度:約10公分
右支氣管長度:約3公分
左支氣管長度:約4∼6公分
實用臨床小知識
Q:為什麼右支氣管較容易有異物進入?
A:從氣管進入右支氣管的角度為25度,進入左支氣管為45度,所以當異物進入氣管時,較易進入角度陡直的右支氣管。同理,吸入性肺炎也比較容易發生於右肺。
左右兩邊的支氣管有差別
分枝為左右支氣管後,進入肺部,直到連接至肺泡為止都屬於支氣管。偏左邊的支氣管因為要繞開心臟,所以左右兩邊的支氣管,不管是長度或粗細都有差別。支氣管會分枝20次以上,直至前端連接肺泡為止。
氣管與支氣管被氣管軟骨包裹住,外觀有如伸縮管。隨著支氣管變細,氣管軟骨成不規則形,支氣管分枝到約1公厘細時,就沒有氣管軟骨包裹了。
氣管軟骨的作用是為了不讓呼吸道塌陷,形狀呈U字狀,沒有軟骨的部分與食道相接(以U字來看,相接處就是 U 字開口的部分),相接的部分有平滑肌,而支氣管壁同樣也有平滑肌層。這些平滑肌由交感神經放鬆、由副交感神經收縮,藉此改變呼吸道的作用力。
支氣管的異物排除機制
從氣管分枝為支氣管的部分(氣管分岔處)非常敏感,受到異物刺激時就會引起激烈的咳嗽。另外,氣管與支氣管的黏膜層會分泌黏液,表面還有纖毛(很細的毛),可排除進入的異物。
咳嗽的機制
咳嗽分為有痰的溼咳與無痰的乾咳。灰塵、煙、飲料及食物等異物進入喉頭、氣管或支氣管,或感染引起的炎症使痰增加,都會刺激呼吸道的黏膜,進而將資訊傳達給延髓的咳嗽中樞,並引起咳嗽。
也就是說,咳嗽是為了確保呼吸道暢通,並徹底排除異物的防禦反應。除了異物之外,外部的壓迫拉扯、化學物質的刺激、寒冷的空氣或極端高溫的空氣、呼吸道黏膜腫脹或損傷,都會引起咳嗽。
疾病的形成──支氣管性氣喘
這是呼吸道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刺激呼吸道的過敏反應,使支氣管的平滑肌收縮、呼吸道黏膜浮腫、黏液分泌亢進,進而造成呼吸道狹窄、呼吸困難、喘鳴(咻-咻-哈-哈-)及咳嗽。
原因有可能是過敏、感冒等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發炎、吸菸、空氣汙染、運動、過勞或心理性壓力等。此疾病多發生於兒童,但近年來成人的發作率也上升了。
症狀:出現喘鳴、激烈的咳嗽、痰、呼吸困難、 發紺(缺氧致嘴唇或四肢指端青紫)或端坐呼吸等症狀。
治療:給予支氣管擴張藥、抗過敏藥、消炎藥等,並採行氧氣療法;為了預防發病,遠離過敏原也很重要。
本文選自大是文化《人體結構與疾病透視聖經:看不到的身體構造與疾病,3D立體完整呈現,比X光片更真實、比醫生解說更詳實》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