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肌肉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肌肉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流失。」彭邦中医师提醒,40岁后肌肉将以每10年平均流失8%的速度迅速减少,40至80岁间可能流失将近三分之一的肌肉。因此,在防疫的关键时刻,中壮年族群及长辈除了疫苗以外,也别轻忽肌肉与免疫力之间的关系。而有效提升肌肉量的关键,一般中壮年族群及长辈,最根本就是由营养做起,关键就在于补充「好吸收蛋白质」、「提升保护力营养素」。
选择「好吸收蛋白质」,才能事半功倍!
彭邦中医师提醒,大家都知道要提升肌肉量,就必须多吃像是鸡胸肉等高蛋白食物,但却常误会整块鸡胸肉里都是蛋白质,这可是错误迷思!摄取蛋白质前要先确认「蛋白质含量」,像大家悉知的鸡胸肉,每100公克中只有31公克属于蛋白质。除此之外,还要考量「利用率」的问题,才能确保蛋白质能有效转化成制作肌肉、免疫细胞所需的原料,而选择「好吸收蛋白质」才能事半功倍。
民众到底一天要摄取多少蛋白质才够呢?彭邦中医师说明:「一般正常成人通常是建议每日每公斤体重应至少摄取0.8~1公克蛋白质,但疫情之下,民众若想维持肌肉量、提升免疫力及确保疫苗保护力,会建议提升蛋白质量至每日每公斤摄取1.2公克,尤其是中老年族群,肌肉流失及免疫下降的风险高。因此,以70公斤成人每天应补充蛋白质量为例,在疫情下将由原本建议的56~70公克提高至84公克,并搭配适量运动。这样的蛋白质克数计算回原食物本身,可以发现民众为了提升肌肉量及免疫力,必须吃下更大量的食物,一般成人可能会有热量增加导致肥胖的问题,而对食欲较差或牙口不好的长者要增加进食更是挑战。
彭邦中医师说明,为了在关键时刻强化自身保护力,除选择高品质的蛋白质食物外,可以适时加入均衡营养补充品,让营养补充更有效率,就不用烦恼补充完善营养需要吃进大量食物。除了蛋白质是生成免疫及肌肉细胞的原料,许多维生素、矿物质对于免疫力都有重要影响,均衡摄取才能维持整体健康状况,甚至是巩固免疫系统、确保疫苗保护力,累积抗疫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