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3/19 下午 07:57:25

甜點師手指像螞蟻咬 因「糖」失麵包魂 

(關鍵字: 糖尿病 , 糖尿病週邊神經病變

一名從事甜點行業的51歲羅先生,於18年前因工作勞累引發胰臟炎,開刀拿掉胰臟後,從此與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開始相共存,後來還併發糖尿病週邊神經病變,之後出現疼痛情況且漸漸加劇,手指頭開始出現像螞蟻咬或針刺般的刺痛感,手部及腳部也開始使不上力,無法久站更無力揉麵糰,嚴重影響平日生活起居及工作。

一旦發生「糖尿病週邊神經病變」,只能經由止痛治療或手腳護理達到紓緩病況,患者只能忍耐不適感,將無法根治。(圖片提供/台灣禮來藥廠)
一旦發生「糖尿病週邊神經病變」,只能經由止痛治療或手腳護理達到紓緩病況,患者只能忍耐不適感,將無法根治。(圖片提供/台灣禮來藥廠)

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許惠恒主任表示,全台的糖尿病人口約為140萬,其中病程超過一年的患者,10%會出現神經病變,超過25年的患者神經病變的機率,可能高達40%-50%。長期的高血糖會造成週邊神經的缺血性傷害,產生神經病變,然而早期的神經病變症狀輕微,往往不易發現,患者可能至出現手腳輕微發麻感時,才就醫診斷,此時有相當之機會已經發生「糖尿病週邊神經病變」,只能經由止痛治療或手腳護理達到紓緩病況,患者只能忍耐不適感,將無法根治。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巫錫霖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如四肢末端出現麻木、刺痛感等不適感,需儘快告知糖尿病主治醫師,協助轉診至神經內科就診,藉由神經學檢查(如感覺測試、肌肉測試、肌腱反射檢查等)或神經電生理檢查(如神經傳導、肌電圖、各種自律神經檢測等),早期偵測出神經病變以及確定「糖尿病週邊神經痛」症狀的嚴重程度。

巫錫霖醫師表示,要全面防堵「糖尿病神經病變」或「糖尿病週邊神經痛」惡化,需要患者與醫師的全力合作,最基本的改善方案就是必須控制好血糖,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有助於延緩或預防週邊神經病變;其次,醫護人員也應給予適當的衛教,並提供協助及支持,幫助患者了解此疾病可能造成的影響。

「糖尿病週邊神經痛」患者,建議應做好日常生活照護,如定時塗抹手部保溼霜、選擇合適的鞋子,避免打赤腳、每天檢查自己的腳部,看看是否有發紅、發燙或化膿現象。「糖尿病週邊神經痛」目前已有衛署核准藥物可減輕疼痛病症,規律地生活方式、飲食、運動也可以幫助改善。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