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台湾目前约有240万名糖尿病友,人数逐年增长,连年名列健保十大支出第二名 、支出超过300亿 ,是不容忽视的国民健康危机。其衍生共病如肾病变与心血管疾病,在国人十大健保支出中同样榜上有名。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最新治疗指引,建议医师从治疗初期开始及早评估糖友心肾疾病风险 ,并及早给予可减少心肾共病的糖尿病药物治疗。
而在台湾,糖尿病共病治疗与照护衍生的年给付额也超过600亿 ,足见糖尿病作为造成许多共病的「核心疾病」,应作为优先控管因素。
国际治疗趋势:糖友及早治疗降低逾6成心血管病变机率
研究显示,及早介入药物治疗可减少糖友62%的心血管病变机率 ,长期更能有效减缓糖友失能或死亡风险。而肠泌素可帮助糖友建立良好饮食习惯,更可在血糖控制外,额外减少14%的心血管疾病、21%的肾病变与12%的死亡率。
不过,以健保给付现况来看,糖友必须糖化血色素达8.5%、时间长达六个月,或已发生重大心血管疾病才符合给付 ,糖尿病关怀基金会执行长李弘元医师指出,多数医师不会眼睁睁看着糖尿病人血糖持续这么高而不调整药物,导致病友使用此药治疗的机会因此大幅减少。
及早使用药物治疗「核心疾病」 有望减轻健保赤字
数据指出,台湾每年新发透析糖友中有约4成肇因为糖尿病 ,另一方面,全球糖友中约有三分之一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达5成死因可归因于糖尿病 ,显见积极控制糖尿病「核心疾病」,对减轻健保赤字、减缓失能与死亡风险的重要性。
根据糖尿病学会推算,将药物给付标准从糖化血色素8.5%调至7.5%后,虽然二年内会增加健保药费支出,但第三年开始则会因减少重大心肾并发症支出,而减少约2300万点健保支出,长期将大幅减轻健保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