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8/9 下午 03:55:20

经痛不敢吃止痛药,怕伤身、伤子宫?妇产科乌乌医师破解生理期止痛药迷思

(关键字: 妇产科 , 经痛 , 止痛药 , 经期 , 乌乌医师

其实,痛就是痛,当经痛时,排除真正因「病」产生的疼痛后,吃止痛药就可快速改善疼痛,根本不用想太多「原因」来解释,甚至限制自己什么不能吃、什么不能喝。

不过,当我在门诊确定病人没有长任何肿瘤,单纯是生理性经痛后,却还是得苦口婆心地劝她们可以吃止痛药,实在是无奈又心疼。

因为不少人宁可忍到最后一刻、痛到影响日常生活才愿意吃药,甚至痛到冷汗直流地抱着肚子问我:「真的可以吃药吗?

会不会伤身、伤子宫、造成日后不孕?」就算我一再说明,按照剂量服用非常安全,还是觉得「能不吃就不吃」,希望尽可能靠自己撑下去。为什么大家这么害怕、排斥止痛药?以我的观察和理解,应该是以下这些原因:

1、西药伤身?

首先,台湾洗肾人口一直高居不下,而滥用消炎止痛药是常见洗肾的原因之一。很多卫教文章常会提醒民众不要乱吃止痛药。

虽然文章内容是针对三高、慢性肾脏病族群,在不确定诊断下自行连续或长期服用止痛药,但民众有时候就会把这些卫教资讯简化成「止痛药、洗肾、伤肾」等关键字,再加上社会普遍又根深柢固的认为「西药伤身」,认为每吃一颗止痛药就对肾脏多一分伤害,有疼痛尽量能忍就忍。

甚至也曾有错误的报导指出普拿疼会残留在身体长达2年,天阿!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不就是吃一颗止痛药,可以不痛2年?!很可惜的是,即使后续很多专家学者作出澄清,但大家的印象还是停留在「止痛药会残留、排不掉,尽可能不吃」的错误印象。

但其实,在肾脏功能正常的状况下,每个月吃2、3天止痛药根本不可能伤害肾脏,更不会伤身。只要本身没有肾脏疾病、胃溃疡病史,经期来时,在有疼痛预兆时服药,是相当安全有效的。强忍着不吃药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很容易因此产生负面情绪,对身心产生的影响更不好。

有许多商人会利用女性不喜欢吃止痛药的想法见缝插针,强化吃西药、止痛药很伤身,甚至无限上纲成吃止痛药会让经血排不出去、伤子宫、不孕等说法,推销各种保健食品或饮料,暗示大家得靠特定产品「养宫、暖宫」补身体,就不用吃止痛药。

问题是,这些来路不明的产品根本没经过长时间、大规模的检验,和止痛药比起来危险性根本高上许多。有时厂商赚饱一笔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万一吃出问题,根本找不到人负责,妳敢吃吗?

2、止痛药成瘾?

另个原因,是许多人会将止痛药和成瘾、依赖连结在一起。首先要先厘清一下,免除疼痛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藉由药物缓解有影响到生活的疼痛,是满足需求。

至于成瘾则是指疼痛感消失了,仍然强迫性地想使用药物,不使用就会出现一些戒断症状,好比不安、打哈欠、焦虑。

事实上,每种止痛药的药理机转不同,而经痛最常使用的普拿疼(乙醯氨酚)与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前者主要是单纯只解热镇痛,没有消炎效果,后者则是藉由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来改善疼痛及抗发炎,两个都不具有成瘾性。

常见容易成瘾的止痛药,主要是吗啡衍生物的制剂,这些药物多半是针对开刀急性、癌症病患、慢性疼痛等患者,属于管制药品,市面上根本难以取得。玩笑说一句,假如只是经痛吃止痛药就会成瘾,那成瘾的勒戒所早就被年轻女生挤爆了啊!

3、止痛药会有抗药性?反而让经痛更痛?

对止痛药的排斥,也有人反应是因为:止痛药似乎越吃越没效,越吃越多颗,身体是不是对止痛药产生「抗药性」?其实,这通常是因为年纪增长、生活压力剧增、活动量变少恰好导致疼痛加剧,并非止痛药导致。

在门诊最常遇到的案例就是学生时代至少还有体育课稍微活动一下筋骨,变成上班族后每天坐在办公桌前加班,根本没有运动,下半身血液循环越来越糟,经痛才会变厉害,也就是说是随着年纪或是生活习惯变化让症状变严重了,并不是止痛药变没效或者吃药害妳变严重的。

在此也特别说明,所谓抗药性,主要是指细菌为了反击抗生素做出基因变异的生存手段,但并非任何药物皆会有抗药性。

4、耐痛是美德,可以训练?

最后,我认为从小到大我们就时常被教育吃苦耐劳是美德、被灌输忍痛是有意志力的表现,无法忍痛就被定义为失败。

甚至还有人说,反正生小孩也会痛,现在经痛忍着不吃药刚好就是练习忍痛啊!这个说法根本大错特错。因为经痛并不会像肌肉酸痛修复后,身体会向上适应;更不像失恋后心痛,下一个情人一定会更好。

经痛就是纯粹的痛,不会让妳变得更不怕痛或是更强壮。而且,现在生小孩根本都有减痛分娩的麻醉技术了!根本不需要忍耐。最何况,也不是有子宫就非得要生小孩,妳绝对完全有权利选择不生,更可以选择不要痛。

虽然痛就是痛,不过妳可以这样做

当然除了药物外,还是有许多可以调整生活作息的方式有助于缓解经痛。好比经期时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促进血液循环,另外也有部分研究显示维他命B、维他命E、钙、镁对缓解疼痛有帮助,因此无论如何,均衡饮食,各项营养素吃够对改善经痛的确有效。

至于最多人说的,规律运动可以藉由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血流量来改善经痛,不仅很多文献证实有效,在门诊也许多女生和我分享,运动后真的比较不痛了!

我个人经验则是,在我开始规律慢跑前,以前生理期如果忘记吃止痛药,常也会痛到缩在床上,抱着肚子呻吟。但随着运动习惯建立,不敢说完全不痛,但就是从痛到爆炸改善成隐隐作痛。

不过我还是要强调一点,每个人生理期分泌的贺尔蒙浓度不同、对疼痛的感受度也不一样,有些人作息混乱、完全不运动还是从不经痛。

相反的,有人即使尝试过众多方式,仍需要使用止痛药,这不表示这些女生就比较不勇敢、不坚强,或是做错了什么事。

虽然有时候是出于关心,但这些检讨式的言语,好比「妳就是爱吃冰才会痛。」、「平常没有保养好,作息乱才会痛。」不仅对止痛无效,反而会刺伤女生们的心!

我曾在一场月经教育讲座上,传递以上的知识后,被问了一个颇有哲学意境的问题:「乌乌医师,我了解经痛的医学原理后,知道可以放心吃止痛药了!

但到底为何身体的设定要让女生痛呢?这个『痛』有什么好处吗?」先说结论,完全没有好处。经痛就像许多人生困境一样,毫无意义、令人心烦,倒不如别再纠结背后的原因,找一个实际的方法让自己轻松过。

而且困扰着女性的有时候不单纯只是「痛」这个感觉,而是背后各种框架与迷思,甚或是莫名的指责。「妳常常经痛就是身体不好啊,妇科不好。」、「这么常经痛,我以后会不会不好怀孕?」、「哎,一定是你妳○○了,才会痛,不然别人怎么没那么痛!」

因此这些言论,「经痛」就升华成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怀疑,甚至是对未来生育的莫名担心。痛夹杂着不安与焦虑,痛不再只是一个感觉,而是一种巨大的负面情绪。

我还记得自己初经来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为经痛所苦,当时挂号检查做完超音波时,医师很冷静的说了一句:「40%的女性有原发性经痛,吃药就好,没什么。」

在没有Google、社群,更没有五花八门的保健暖宫食品的年代,这句话因此深刻的烙印在我心中,也更深刻的让我体认到:痛就是痛啊!就算别人不痛,也不表示自己有问题。面对疼痛,别想太多,让自己舒服一点就好。

直到我念了医学系,成为妇产科医师,至今我都还是很感谢那个坚定的前辈,以及那个没有网路的年代,让我充分相信自己的身体,接纳自己的症状,放心地利用科学方法解决自己的困扰。

经痛可以靠止痛药、热水袋来缓解,但在这个资讯爆炸、说法不一的网路网路年代,各种因为痛而衍生的旁徨不安,就得靠着系统化的月经知识来化解,藉由知识分享,我希望把我当年那份安心传递给大家,希望妳看了文章后能将这些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信念,更接纳自己的身体,了解每个人都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少一点怀疑,多一份同理。

本文出自高宝书版《无框身体:妇产科医师写给妳的身体指南,破除性别限制与生育迷思,陪妳一起爱自己》一书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