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间要有权利与义务的默契
当孩子要西方式的自由,就当然要有西方式的自动。当他要爸妈和老一辈的宠爱,就要早早在心理上建立起未来对家庭的责任。一边是享权利,一边是尽义务,这是每个孩子在第二次断奶、离开父母身边之前,都要有的心理准备。也可以说,那是亲子之间应有的默契。
没有了这个默契,你的孩子成绩再好、进再好的学校,你们的亲子教育都不能算是非常成功。在华人社会,孝道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第二次的断奶,有些孩子会像小时候断奶一样,不愿接受。一种可能是他离不开家,于是在附近找个大学上。毕业之后也留在父母身边,甚至进父母的单位工作。这没什么错,挺好!但是也有些孩子在录取大学,知道将离开家的时候,非但不会依依不舍,反而躲着父母,因为他们不敢面对分离。还有些孩子既然到远处去上大学,走出去,就好像风筝断了线,很少回家。不是他不爱这个生他养他的家,常常是因为他在回家团聚的时候,已经害怕别离。也可能怕被问东问西,受不了爸妈关心带来的压力。还有些孩子不敢面对父母老去的现实,而选择了逃避。
这些都是你要知道的,除了早早为自己的老年做规划,更要叮嘱自己,孩子大了,你的不放心会让他们觉得不被信任,你过度的关心,会造成孩子的压力。你更要知道的是:今天舍不得第二次断奶的,不一定是你孩子,也可能是你自己。
是失落还是获得?
回头想想,从撕裂的疼痛中把孩子生下,一口口把他喂大,抱着、摇着、牵着走向学校。再送上学、接下学,早起晚睡,提心吊胆,终于把孩子在手心里捧大,大到比父母高出半个头。
从他小时候,你轻轻哼摇篮曲,大一点你呼前唤后地带他玩耍,再大一点你大呼小叫地要他用功,再到青春期把你气得七窍生烟地怒吼。突然间放榜了,这孩子居然要离开家了。家里一下子安静了,静得让你心慌。
他两岁时第一次断奶,你是年轻漂亮的妈妈,现在第二次断奶,你的头上已经有了霜白。第一次断奶的时候,你还生龙活虎,只怕常怨那小鬼把你拴住,害你不能出去玩。第二次断奶,你已将近半百,搞不好都到了更年期。
你会不会不能接受孩子将要离开的现实?你会不会一边为他准备行囊,一边偷偷掉眼泪?
每个父母,就算你的孩子还小,都要知道这一天必定会来到。所以如我前面讲的,你要早早教他出去之后必要的生活知识、教他对家的责任,更要告诉自己,这次孩子断奶之后,你除了失落,也会获得,你们亲子都会迎来另一个阶段,不一样的人生。
本文出自台湾商务出版社《刘墉谈亲子教育的40堂课:斜杠教养,启动孩子的多元力,直面网路世代的实战与智慧》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