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3/5/23 下午 12:53:37

夏天濕疹大爆發,3點防濕氣疾病上身!吳明珠中醫師:飲食4要訣祛除濕氣

(關鍵字: 濕疹 , 水腫 , 疲勞 , 吳明珠 , 穴位 , 濕氣 , 祛除濕氣

夏天天氣熱,整天感覺懶洋洋、疲勞,甚至出現各種皮膚病,如腳氣、濕疹、下肢潰瘍等,還有水腫、腰痠背痛、易怒煩躁、睡眠品質不佳等情况,小心是濕氣太重惹的禍。吳明珠中醫師表示,預防濕病必需從三個方面入手,飲食有4要訣,加上推薦按摩4大穴位健脾祛濕,都是趕走濕氣的有效方法。

夏天有梅雨季節,隨著雨量增加,也是濕氣聚集的嚴重時節,因此,夏季養生以「清熱」、「祛濕」為主,同時也要注意「安心神」、「顧脾胃」。一旦濕氣入侵,容易導致許多疾病上身,像是濕氣入侵皮膚,就容易發生在皮膚的各種皮膚病,如腳氣、濕疹、下肢潰瘍等,還有常見渾身無力、疲倦,甚至是失眠心煩等症狀。

3點防濕氣引發病症

吳明珠中醫師表示,濕氣太重,會形成一種病症,即中醫經常說的「濕邪」。預防濕病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應該特別注意飲食調養,以調理脾胃,促進體內濕熱的排泄。

二、注意不要被雨淋,要儘量避開潮濕的環境,以免外感濕邪,防止腳氣、濕疹等病症的發生。

三、穿著衣物應選擇透氣性好的,以純棉質地和淺色衣服為最好,這樣既可防止吸熱過多,又可透氣,避免濕氣鬱積。

去除濕氣要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養陰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黃瓜、芹菜、荸薺、黑木耳等。
去除濕氣要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養陰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黃瓜、芹菜、荸薺、黑木耳等。

祛除濕氣飲食4要訣

要祛除濕氣,必需從日常生活做起,尤其是飲食要清淡,以及避免濕邪,才能改善痰濕體質,去除濁重濕氣,重新恢復神清氣爽。以下是去除濕氣的飲食4要訣:

1.飲食清淡

去除濕氣要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養陰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黃瓜、芹菜、荸薺、黑木耳、藕、胡蘿蔔、番茄、西瓜、山藥、鴨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如動物脂肪、海腥魚類、酸澀辛辣、性屬溫熱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傷脾之物,中醫認為脾是主管人體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謝的,脾虛水液代謝異常會加重皮膚病。

2.多吃稀食

多進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

在煮粥時加些荷葉,稱荷葉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3.吃苦味蔬菜

平素胃腸有積熱,比如經常便秘、反復口腔潰瘍的人群,水分消耗更多,小滿時節更容易疲勞甚至加重宿疾。要想減少水分消耗,就得吃些“苦”頭。不妨適量吃些具有清熱、通便、開胃作用的苦味蔬菜,如苦菜、苦瓜、萵筍等。

4.忌生涼食物

小滿前後天氣炎熱、濕氣漸重,素有脾胃虛寒的人群耐不住炎熱而貪涼食冷,如喝冰水、吃冰淇淋等,就容易出現暑濕外感。中醫認為生薑能溫中散寒驅濕,這類人可以在飲食中注意適當吃些生薑。

除了飲食祛濕外,吳明珠中醫師建議,也可以在家按摩4大穴位來祛濕。
除了飲食祛濕外,吳明珠中醫師建議,也可以在家按摩4大穴位來祛濕。

祛濕精油按摩4大穴位

除了飲食祛濕外,吳明珠中醫師建議,也可以在家按摩以下4大穴位來祛濕:

1.豐隆穴:

豐隆穴在小腿外側,膝眼與外踝尖間的中點,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位置,距離脛骨前緣兩橫指的距離。

按摩功效:豐隆穴是臨床“祛痰”的主要穴位,具有祛濕滌痰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長期堅持按摩能清除濁濕。

2.陰陵泉穴:

陰陵泉位於小腿的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穴相對。順著膝蓋內側橫紋向上,會摸到一塊突起的骨頭,它是脛骨,順著脛骨的下方和內側向上摸,會摸到一個脛骨拐彎並且凹陷的地方,這裏就是陰陵泉所在位置。

按摩功效:陰陵泉為足太陰脾經的合穴,它能夠健脾益氣,促進脾運化水濕的功能,能健脾化濕、通利三焦、消脹利水。

3.足三里穴:

足三裏位於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按摩功效:作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裏穴對所有消化系統疾病均有效果,除濕自然也少不了它。按摩足三裏穴可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疏風化濕、扶正祛邪。

4.承山穴:

稍稍用力踮起腳尖,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

按摩功效:承山穴是人體最有效的祛濕要穴,能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有些人輕輕一按自己的承山穴,就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表明體內有濕氣。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