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4/8 下午 10:20:52

農夫莫名劇烈背痛,竟是第四期肺癌骨轉移!免疫合併療法重拾生機

(關鍵字: 肺癌 , 背痛 , 骨轉移 , 賴俊良

肺癌死亡率佔全球之冠,更連續10年蟬聯國內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躍居為台灣「新國病」。1名南部的農夫某天下田時,上背部到下背部突然莫名劇痛,他原以為休息幾天就會好,沒想到背痛不但沒緩解,還痛到坐立難安,在家人苦勸下就醫,竟確診肺腺癌第四期,且癌細胞轉移至骨頭和淋巴。接受傳統化療效果不佳,醫師建議可自費搭配免疫藥物合併療法,為了救父親,女兒急籌一筆40多萬元醫藥費,他接受3個月的免疫合併化療後,腫瘤明顯縮小,迄今約三年病情控制良好。

收治病例的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醫師表示,肺癌不易早期發現,確診時超過一半已是晚期或轉移,無法手術切除,該名農夫自認身體硬朗,根本沒料到會罹患肺癌,確診後進一步檢查無驅動基因變異、不適合標靶藥物,只能寄望免疫療法。但他的PD-L1表現量只有40%,未達健保給付門檻,年過七旬的他不想拖累家人,原想放棄治療。但孝順的女兒為了不讓他煩惱,籌出醫藥費後還隱瞞爸爸有健保給付,實際上是自費使用免疫合併化療,讓他安心治療三個月後,效果顯著迄今控制良好,免疫合併化療成功續命。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我國30至70歲罹癌過早死亡機率目前為7.39%,衛福部第四期「國家癌症防治計畫」訂下2025年癌症過早死亡率降至5.98%、2030年降至4.94%的目標。肺癌相較於十大癌症,相對存活率低,僅為其他癌症平均值的1/2(約35.4%),也顯示肺癌存活率仍有極大改善空間。癌症死因榜首「肺癌」的存活率若能倍增,就有機會大幅降低整體癌症的死亡率,達到國家癌症防治計畫目標。

免疫治療健保給付門檻高 近8成適用肺癌患者還在等

國健署最新統計,肺癌年增約16,233人,晚期肺癌患者的人數更是逐年增加,一年近9000人,賴俊良指出,根據本土研究,肺癌患者中約6成3有驅動基因變異,可找出相對應標靶藥物治療,目前健保已給付到第三代的標靶藥物,較不擔心抗藥性;反之無驅動基因變異者約占3成7,國際上均建議優先採用創新的免疫藥物,相較傳統化療毒性較小。但依現行健保給付規定,肺癌患者須符合PD-L1表現量50%以上的門檻,才能有條件單用免疫藥物,根據肺癌PD-L1表現量的亞太區研究顯示,目前僅約2成患者(PD-L1表現量50%以上)符合健保用藥資格,近8成(PD-L1表現量低於50%)適合免疫藥物治療的患者仍在苦等健保給付。

根據健保署2018~2020年統計共收載涵蓋肺癌、乳癌等16種癌別的癌症新藥,以2020年為例,標靶藥物申報藥費達216億元,佔癌症新藥資源的59.9%;其次為化療藥物共90億元,佔24.9%;免疫治療僅分配到13億,僅佔3.7%。賴俊良強調,從癌症精準治療的觀點來看,確實有逾6成肺癌患者適合標靶藥,因此新藥給付佔比相對高,但免疫療法也有近4成的肺癌患者適用,健保資源卻不成比例。

免疫合併療法添生機 國外視為治療準則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楊志新指出,針對沒有驅動基因變異、不適合標靶治療的肺癌患者,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的治療指引建議第一線使用免疫合併治療,中位數總存活期較單用化療增加兩倍以上,並可降低4成的死亡風險。此肺癌治療指引已獲眾多先進國家肯定,包括健保署執行醫療科技評估主要參考三大國際HTA組織,包括英國NICE、加拿大CADTH、澳洲PBAC,以及亞洲鄰近的日本及韓國,均已將免疫合併治療列為該國肺癌患者的第一線治療,並陸續於2019年-2020年納入健保給付。

*醫病共同發聲國病國治 籲請政府正視病人需求 *

肺癌作為台灣的「新國病」,台灣癌症基金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呼籲國病國治,正視無驅動基因變異的肺癌病人對創新藥物免疫治療的需求,接軌國際加速健保給付免疫合併療法,降低我國癌症過早死率。

肺癌死亡率佔全球之冠,更連續10年蟬聯國內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躍居為台灣「新國病」。
肺癌死亡率佔全球之冠,更連續10年蟬聯國內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躍居為台灣「新國病」。
肺癌作為台灣的「新國病」,台灣癌症基金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呼籲國病國治,正視無驅動基因變異的肺癌病人對創新藥物免疫治療的需求。(圖片提供/台灣癌症基金會)
肺癌作為台灣的「新國病」,台灣癌症基金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呼籲國病國治,正視無驅動基因變異的肺癌病人對創新藥物免疫治療的需求。(圖片提供/台灣癌症基金會)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