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位居台湾十大癌症发生率的第九位、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二位!由于罹癌初期没有特异性症状,因此病人易忽略胀气、食欲不振、疲倦、体重减轻等警讯,但胃癌进程快,若等到出现严重症状才就医,病情多已延误。
1名60岁工作稳定、作息正常的曾先生,平常没有健检习惯,也几乎不看医生。日前出现疲倦、无力、没食欲的情况,原以为多休息就会好,但体重却开始不明原因减轻,三个月的时间就下降约16公斤。后来更因持续呕吐、无法进食,才前往台北慈济医院就诊。
罹患第四期胃癌,肿瘤侵犯至周边脏器
检查发现曾先生已是第四期胃癌,肿瘤侵犯至周边脏器,胃肠肝胆科医师会诊一般外科评估手术可行性。考量严重的营养不良将影响治疗成效,台北慈济医院胃肠肝胆科陈家辉医师先以腹腔镜进行胃肠改道,提升营养状况,再安排化疗、放疗缩小肿瘤,之后,再执行根除性的「次全胃切除及淋巴扩清术」。手术后曾先生恢复良好,已经正常进食,目前只需要定期回诊追踪。
根除性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流方式
临床上,「根除性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流方式,陈家辉医师指出,胃的构造从上到下可分为胃底、胃体、胃窦三部分,治疗胃癌最好的方式是依照肿瘤位置执行「次全胃切除」或「全胃切除」,再合并淋巴廓清,才能有好的预后。而部分癌症晚期的病人虽无法进行根除手术,但也能针对肿瘤造成的出血、穿孔及阻塞进行姑息性治疗,如肠胃绕道、辅助性疗法缩小肿瘤,手术切除部分肿瘤,以提升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