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到、气温骤降,湿湿冷冷的天气里,人人好像都要来一点药膳、补汤才叫做养生。但是,你真的需要补吗?中医师表示,现代人饮食普遍有营养过剩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冬令进补的必要性;且一不小心吃错体质、补过头,不但对身体无益,更可能引起身体不适,一定要特别当心!
冬天就要大啖羊肉炉、姜母鸭?小心冬令进补,吃错体质、补过头问题多
光田综合医院中医部主任陈暐棣表示,冬令进补有它的时代渊源,过去农业时代,物质缺乏,久久才吃的到一次肉。因此,传统上民众多习惯在入冬后、天气转冷之际,藉着冬令进补的方式,适度摄取一些肉类等蛋白质来源,来提供身体必须的热量与营养。
但是,现代人受到饮食西化、外食机会高、食物调味复杂等因素影响,其实早已没有上述问题。更不要说,坊间时常见到冬令进补料理,像是,羊肉炉、姜母鸭、药膳排骨、麻油鸡、烧酒鸡等,多加有性质属大辛、大热的酒精食材,以及中药芳香温热特性的药材去炖煮。
虽然炖煮过程满室生香,但性质却非常燥热,对于现今饮食多接触烤炸辣食物,有便祕、口干舌燥、痔疮疼痛、面红耳赤、面泛油光、长痘痘、小便黄赤短涩等燥热体质问题的民众来说,反而是一大负担。除此之外,有自体免疫系统疾病、发炎性疾病,或发烧、身体正值发炎状态的民众也必须避免。
有手脚冰冷问题就可以安心大啖各式药膳、补汤?吃错恐引起肠胃、消化不适
不过,相信看到这你应该会想问,如果一到冬天就有手脚冰冷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安心大啖上述药膳、补汤呢?对此,陈暐棣主任指出,那也不一定!因为临床上有四肢冰冷问题的患者,多属于体质偏孱弱或气血循环状态不佳者,肠胃功能也不一定健全。
若在肠胃状态不佳下,又食用这类有肉、有酒,又有药材的膏粱厚味食物,不仅胃肠无福消受,难以吸收到上述营养;更可能在吃完后因难以顺利消化,而导致胃肠功能受损,产生腹胀、嗳气、打嗝、便祕等诸多消化不良症状。严重者,不但强身不成,更可能因此需要就医处理。
冬令进补这样吃无负担!中医师推四神汤平补,3要点正确料理更加分
那么现代人在冬天想要满足补冬的欲望,又不造成身体负担,到底该怎么吃才对呢?对此,陈暐棣主任建议,来一碗暖暖的「四神汤」,就是很好的选择!正统的四神汤是由芡实、茯苓、山药、莲子四味中药材所组成,四味中药都属根茎种子类,经过煮熟后皆可吃下。是一个没有特别冷热偏性,对于全体质包含孕妇都适合,且有助健脾养胃、去湿补中的平补炖汤良方。不过,陈暐棣主任也提醒,想要维持四神汤的平补性质,民众在烹调、料理时,切记要留意下列3个要点:
要点1:炖汤的过程加入猪小肠或者排骨一起煮食,能让健脾养胃功效更加完全。
要点2:不加入酒类提味,维持此方平稳的特质。
要点3:部分药房提供的四神汤方剂,事实上都经过加减药方,也就是除了传统的四味药物外,往往会多加其他性质药物,如:当归、川芎、薏仁等,容易导致偏性的产生,这是比较容易被忽略,而需要提醒民众的地方。
【中医师小叮咛】:
最后,陈暐棣主任也提醒,民众如果在冬令进补时节,觉得有调整体质的需要,建议仍应寻求经正规教育取得执照的中医医疗院所中医师协助,经望闻问切等方式诊察,依照个人体质提供专属的处方调理,才是真正能够有效补冬,达到强身健体目的的保健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