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刚认识不久的新朋友,有段时间,他非常喜欢阅读那种带点「傻白甜」气质的网路小说。他的朋友总是打击他,网路小说是如何透过流水线的写作模式被炮制出来。他听后,总是笑笑,既不反驳也不改变,想看的时候还是看。
那几个月里,几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他就这样从头到尾跟下来,每天花时间读几章,一直到这部小说完结。后来,因为某个机会,我到他家里去了一趟,我发现他家简直就是个图书馆,文学、哲学着作应有尽有,其中不乏一些拗口生涩的读物,但他写了很多读书笔记,逻辑清晰、思维缜密,且见解独到。
我很疑惑,既然他已经饱览群书到达这么高的境界,为什么还要看那些傻白甜的网路小说来作为精神粮食。
他笑了笑说,因为那段时间刚好失恋,心情非常低落,看网路小说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触及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而他选择的那本小说的作者非常勤奋,从来没有间断过更新,所以每天打开这本书,就有种被陪伴的感觉。
就这样撑了三个月,他感觉自己像是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可以恢复到往昔的生活模式中。
他说,人生有时候需要放空,如果在痛苦的时候还逼着自己正常,那只会适得其反。面对现实尽力而为,累了就不要硬撑,病了就好好休息,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现在的人总是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真实能力,逼着自己去成功,表面上是治愈,其实长期下去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他的话让我想起一句网路流行语──「持续性踌躇满志,间歇性混吃等死」。我把这句话告诉他,他笑着说:「对,很对,就是这样。」